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lx
cd/m2
lm/m2
lm
2/11/00 8
No.16
第三章 附件 5—空中和地面运行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
表3-4 (续)
编 号
量 纲
基本单位
(符号)
非国际制
替代单位
(符号)
8.5
8.6
8.7
8.8
9. 声学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10
9.11
9.12
10. 核物理与电离辐射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发光强度
光量
辐射能
波长
频率
质量密度
噪音级
周期、周期时间
声强
声功率
声压
声级
静态压力(瞬时)
音速
体积速度(瞬时)
波长
吸收剂量
吸收剂量率
放射核素活度
剂量当量
射线照射
照射率
cd
lm⋅s
J
m
Hz
kg/m3
dBe)
s
W/m2
W
Pa
dBe)
Pa
m/s
m3/s
m
Gy
Gy/s
Bq
Sv
C/kg
C/kg⋅s
a) 用于一般超过4 000米的航行。
b) 如飞机燃料、液压油、水、润滑油和高压氧气瓶。
c) 小于5公里的能见度可用米表示。
d) 在航行中空速有时用马赫数表示。
e) 分贝可表示声压级也可表示声能级。使用时须注明所指概念。
9 2/11/00
No.16
第四章 终止使用非国际制替代单位
注:表3-3所列非国际制单位被暂时保留下来用作替代单位,因为这些单位仍在广为应用,并防止在终止使用方面缺少国际协调而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终止使用的日期由理事会确定,并将作为标准编入本章中。预计上述日期的确定将比实际终止使用的日期早得多。终止使用特定单位的专门程序将在本附件以外另行通知所有国家。
4.1 在国际民用航空运行中使用的表3-3所列的非国际制替代单位,应于表4-1中所列的日期终止使用。
表4-1 非国际制替代单位的终止日期
非国际制替代单位
终止日期
节
海里
英尺
未定a)
未定a)
未定b)
a) 终止使用海里和节的日期尚未确定。
b) 终止使用英尺的日期尚未确定。
2/11/00 10 附件 5
No.16
附篇A 国际单位制(SI)的发展
1. 历史背景
1.1 国际单位制的缩写SI源于其法文全称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该系统从巴黎科学院院士所创立的长度与质量单位(米与千克)演变而来,并于1795年在法国国民大会上作为便利工商活动的实际手段得以通过。这一原始制度即后来人们所称的公制。物理学家认识到了这一制度的优越性,于是很快用于科技领域。
1.2 这一制度的国际标准化始于1870年在巴黎由15个国家参加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导致了1875年《国际公制公约》的签署和常设机构国际计量局的成立,并指定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处理所有有关公制在国际上使用的问题。1889年的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从法律上规定原有的米与千克模式分别成为长度和质量的国际标准单位。以后的几次会议就其他单位达成协议。1954年国际计量大会的第十次会议以早期制定的米—千克—秒—安培(MKSA)系统为基础,加上作为温度单位的开尔文和作为发光强度单位的新烛光,通过了一个合理、连贯的单位制度。1960年举行国际计量大会第十一次会议,有36个国家参加,会议通过了国际单位制这一名称,并制定了有关词头、派生与辅助单位以及其他事项的规章,从而建立了国际计量单位的综合规格。1964年举行的第十二次会议对这一制度略作修改。1967年的第十三次会议重新规定了秒的定义,将温度单位重新命名为开尔文(K)并修改了新烛光的定义。1971年的第十四次会议增加了第7个基本单位摩尔(mol),并批准帕斯卡(Pa)作为国际制单位中表示压力或应力单位的专门名称、牛顿(N)每平方米(m2)和西门子(S)作为电导单位的专门名称。1975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贝克勒尔(Bq)作为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单位、格雷(Gy)作为吸收剂量单位。
2. 国际计量局
2.1 国际计量局(BIPM)是根据1875年5月20日由17个国家在巴黎举行的公制外交大会最后一次会议上签署的《公制公约》而设立的。该公约在1921年修订。国际计量局总部设在巴黎附近,活动经费由《公制公约》成员国提供。国际计量局的任务是保证物理衡量在全世界的统一,其责任是:
–––– 为主要物理量纲制定基本衡量纲标准和尺度,
并保管国际模型;
–––– 比较国家和国际标准;
–––– 保证有关计量技术的协调;
–––– 开展和协调对有关基本物理恒量的测定。
2.2 国际计量局受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监督,而国际计量委员会则直属国际计量大会。委员会由来自18个国家的委员组成,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委员会就国际计量局的行政和财务情况向《公制公约》的成员国政府发布年度报告。
2.3 起初,国际计量局的活动只限于测量长度、质量和进行与此有关的计量研究。后来,该局活动逐渐扩展到电(1927年)、光(1932年)和离子放射(1960
年)的测量标准。因此,1876-1878年间所建的实验室在1929年扩建,1963-1964年又兴建两座离子放射试验实,约有30名物理学家和技术人员在国际计量局的实验室工作。他们进行计量研究,测量和审定上述量纲的物理标准。
2.4 由于国际计量局活动范围扩大,国际计量委员会自1927年起以咨询委员会的名义成立了几个机构,就委员会提请研究和咨询的问题提供信息,并可组建临时或常设工作组以研究专门课题。咨询委员会负责协调各自领域所进行的国际工作,对单位定义和数值的修改提出建议。为了保证全世界计量单位的统一,国际计量委员会视情直接采取行动,或向大会提交建议,予以批准。 附件5 11 2/11/00
No.16
附件 5—空中和地面运行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 附篇 A
2.5 各咨询委员会有共同规章(《国际计量委员会议事录》,1963, 31, 97),各委员会主席一般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委员会的组成包括各大计量实验室和专门研究机构(其名单由国际计量委员会拟定)的代表、国际计量委员会指派的个人和国际计量局的一名代表。咨询委员会举行不定期会议,目前有以下7个委员会: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附件5 第四版 第16次修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