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春航季之前,西南地区率先开放航权。几个月后,除北京、上海、广州外,全国航线经营权也随之放开。那么,航权开放是否为航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活力?
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简称“西南管理局”)在航权开放之初所提出的“宽进严出”到底还有哪些限制条件?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在西南地区夏秋航班换季之际深入走访了西南管理局。
宽进“三部曲”
政策、保障能力和时刻资源构成了实现航权开放“宽进”的“三部曲”。目前,政策层面对于航权经营许可地陆续放开,使得航权准入门大大降低。今年2月,为进一步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开透明和有效使用,西南管理局成立了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航空运输协会。一整套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准入机制的建立,使航空公司能根据市场需求自主优化航线网络,中小航空公司也在跨区域航线上获取市场准入拥有了便利条件。
除了政策支持之外,飞机每一次起降都与地面保障能力密切相关。那么机场是否做好了准备?就西南地区而言,当前,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简称“双流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简称“重庆机场”)和昆明新机场在内的主要机场的改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