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09-10-13 12:55来源:环球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俄《消息时报》10月12日报道,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表示空客将在未来10-15年向中俄市场推出新型中程飞机。空客集团总裁Fabrice·Bregier表示,未来不帮助自己的竞争对手,他们决定限制将技术转让给中国和俄罗斯。

  12日下午,环球网记者就此报道致电空中客车公司(Airbus S.A.S.)中国公司,该公司企业资讯部表示:“俄罗斯《消息时报》的报道与事实不符”,并向环球网发来书面回应,全文如下:

空中客车与中国积极开展工业合作

尊敬的编辑、记者朋友:

  针对外电所谓空客“决定限制将技术转让给中国……”的报道,空中客车中国公司表示,报道内容与事实不符。

  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与中国政府和中国航空工业有很多的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很多技术含量很高的合作项目。

  空客与中国工业合作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项目,被称为“中欧合作的典范”。飞机总装是飞机生产最核心的阶段。该合作协议是2005年12月,在温家宝总理访问法国之际,在温总理的亲自见证下,由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

  2007年11月26日,在胡锦涛主席的见证下,空中客车公司与国家发改委签署了关于双方就空客最先进、最新型飞机A350XWB宽体飞机项目加强工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正式确认中国参与空中客车A350XWB宽体飞机的设计和生产。空客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卓有成效。

  以下是空客与中国工业合作的一些基本事实,详情请见附件:

  空中客车与中国航空业的工业合作始于1985年。当年,法宇航(即现在的空中客车法国公司)与西飞签署了转包生产协议。根据协议,西飞生产和组装空中客车A300/A310宽体飞机电子舱舱门。

  空客在中国的工业合作总之连年增加:2008年,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工业采购额达到1.05亿美元,实现了空客在华工业采购连年增长。2005年,空客在中国的工业采购额为3450万美元,2006年达到将近5000万美元,2007年超过7000万美元。空客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合作将不断扩大和深化,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参与空客飞机的设计和研发、飞机总装和交付等。空客在中国的工业合作总值预计从2010年起达到每年2亿美元,到2015年达到每年4.5亿美元的水平。目前有六家中国航空工业企业直接参与为空客飞机生产零部件的合作。在全球5800多架现役空客飞机中,一半以上都安装中国企业生产的零部件。

  在技术转让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空中客车向中国转让A320机翼结构制造技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因为空中客车的机翼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而A320系列飞机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单通道客机。空中客车与世界其它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开展过这样的合作。

  1994年,空中客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并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目前,空中客车在中国有四个合资企业:位于北京的华欧航空培训及支援中心和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位于天津的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和位于哈尔滨的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

  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是空中客车公司在欧洲以外的第一条总装线,被誉为“中欧合作的典范”。天津总装线是空中客车公司与由天津保税区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组成的中方联合体共同建设的合资企业。

  2009年2月2日,空中客车公司与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英国伦敦正式签订了空客A320系列飞机机翼总装项目合作协议,西飞成为空客A320系列飞机机翼总装项目欧洲以外的首家供应商。根据协议,空中客车公司将与西飞在空客A320系列飞机机翼总装方面进行合作,在中国进行空客A320系列飞机机翼总装和测试工作,即业内所说的“机翼第四阶段”。机翼总装厂房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毗邻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厂区,在此总装和经过测试的机翼将直接交付空客天津总装厂,用于飞机总装。

  2009年,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位于哈尔滨的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合资公司将为空中客车A350XWB宽体飞机项目生产主要零部件,是空中客车承诺在中国制造A350XWB宽体飞机5%工作份额的一个组成部分。

  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将继续招聘并培养中国工程师,参与A350设计工作。

  2007年11月,空中客车公司在北京与国家发改委签署关于双方就A350XWB宽体飞机项目加强工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正式确认空中客车A350XWB宽体飞机机体结构5%工作份额在中国完成。

空客中国公司企业资讯部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空中客车中国公司回应“限制技术流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