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单位 >

时间:2017-12-05 10:05来源:中新网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旨在维护空中文明秩序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认知差异与监管不严致“空闹”频发
 
就在上周末,中航协发布了首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以下简称“黑名单”),有3名旅客成为上述办法实施后的第一批上榜者。

那么,出台民航乘客“黑名单”的初衷是什么?被记入“黑名单”的乘客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或约束?国外对于民航乘客不文明行为是怎么惩戒和治理的?“黑名单”能否根治“空闹”?
 
京华时报:对被列入民航“黑名单”的不文明旅客有哪些惩戒措施?
 
 
 
柴海波: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秘书长
 
 
柴海波: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制定出台《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即所谓的民航“黑名单”目的不在于惩罚谁,而是对极少数旅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警示和震慑,这是对广大民航旅客的安全负责,也是对广大消费者权益的保障。首批披露的名单是由民航执法部门上报,民航局汇总后转给我们的,我们会将这些信息共享给航空公司、中航信等单位。
 
对于如何处罚,目前还没有具体规定,各航空公司收到信息后,可视情况采取一定限制,限制权利应该在航空公司手里。今年2月1日,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和春秋航空五家航空公司签署了《关于共同营造文明乘机大环境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对列入“不文明记录”旅客采取限制措施。
 
吴涛:我赞同将“黑名单”用来惩戒旅客,而不只是用来警示,要让社会公众知道有些制度是不能触碰的,比如说堵塞登机口、攻击民航工作人员,或者妨碍公安部门执法等等。如果没有惩戒的威慑力的话,警示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我认为“黑名单”制度的建设应该融入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大背景下,目前我国正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就是说,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和惩戒“空闹”这种不文明行为。目前按照民航部门或者旅游部门制定的条例来执行,显然约束力是不足的。
 

京华时报:近年来,我国“空闹”事件日益增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
 
 
吴涛:民航专家、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
 
 
吴涛: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民航业的服务对象有一个从高端化向平民化发展的明显过程。三十年前,购机票要县团级以上的介绍信。而三十年后的今天,民航已经褪去了“高大上”的光环,从特定对象的服务者转变为所有普通旅客的服务员。而现实情况是,不少旅客从心理上不愿接受民航业已经大众化和平民化的现实,买了机票就觉得自己进了保险箱,少数人在铁路、公路、水运延误时老老实实,但到了航班延误时就变身“空怒族”,不叫嚣撒气、不捞到补偿就不肯罢休。实际上,这种心理认知是错误的,即部分旅客对民航产品的心里诉求与民航产品本身存在很大差异。
 

 
赵伊辰:国际旅行达人 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赵伊辰:一般来说,对“空闹”者采取措施是有法可依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航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行为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此类行为的处罚,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但一直以来执法者面临“空闹”、执行时通常是从轻以治安处罚处理,最高行政拘留15天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而旅客对在机场和飞机上的“空闹”行为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不了解,有时会做出过激行为。
 
除了旅客认知和执法层面的问题,一直以来,机场、航空公司息事宁人的做法实际上也纵容了近年来的“空闹”行为。过去,航空公司或机场遇到闹事者往往考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予处罚,甚至还给闹事者一定的赔偿金,这无疑助长了类似违法行为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