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三亚后,魏滔还是从事她在武汉擅长的运行指挥协调工作,不一样的是,她没想到会遇到不少阻碍和坎坷。不过这个春运,这些阻碍都已渐渐烟消云散,等待前方一马平川。
她向记者介绍,分公司在海南运营海口、三亚、博鳌三个机场,其中三亚机场受到地理条件以及停机坪施工等因素影响,宽体机机位极少。而春运来临,对宽体机机位的需求激增,前些日子她和团队一直为了争取宽体机资源而奔波。可喜的是,经过和各部门的多轮协调谈判,终于在春运前将国际宽体机机位增加了每日10班的量。“对于一切还在起步阶段的海南分公司而言,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更让她骄傲的是,经过分公司的努力,还在今年再次争取到国际航线时刻,“三亚-浦东-伦敦”航线实现复飞,由波音777宽体机执飞,这也将直接有助分公司春运高峰的生产运营和增收,为海南自贸港国际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带来更多便利,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在条件更艰苦的博鳌机场,由于资源、设备、人员、能力等各方面的不足,导致前几年海南分公司在此保障很困难。“从今年开始,我们在博鳌增加了人员投入,加强了和代理的沟通,并且进行各环节各流程的优化,今年春运博鳌机场航班量同比增长了6.6%。”她回忆,去年春运博鳌只有1人保障,今年增加到了3人。“博鳌从‘无人站点、一人保障’到‘有人站点、三人值守’,各方面都实现了翻番。”
魏滔说,2024年是充满希望和转折的一年,每个同事都能深切感受到集团对海南分公司的重视,分公司也终于在这一年真正起步了。2024年10月,所有员工的编制都正式转入,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虽然我们整个公司才70人左右,可能还不及其他公司一个部门的人,但我们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不停奔忙。”
地地道道海南人:海南分公司需要有海南元素
最后一个拨通的电话,还未接起、却被挂断了。“对不起,正在处理航班延误,稍后回电。”发来消息的是东航海南分公司运行指挥中心海口地面服务部的李元重。再次拨通电话时,已是2个小时以后,电话那头他说着一口海南口音很重的普通话,可以听出,他是海南分公司中难得的、土生土长的海南人。
李元重1999年大学一毕业,就应聘到东航海口营业部,曾经在海口营业部海口机场站及销售部工作,海南分公司成立后被划转过来。春运期间航班量翻倍,在海南三场东航每日进出港高峰达110班。再加上复杂天气的影响,像李元重这样的地面服务保障员工工作压力更大。他说,刚刚那班海口—西安航班由于天气原因延误了2小时,他一直忙于现场的信息发布和解释工作,为旅客配水,主动为需要转机的旅客和老年旅客提供帮助。“目前航班已顺利起飞了。”他趁着这个功夫给记者回了电。
在目前海南分公司所有员工中,当地人只有28人,不到半数,他们中大多数都和李元重一样,是从东航海口营业部、三亚营业部转过来的。相比魏滔、王裕那样的外地员工,李元重有他自己的优势。“我不用为了家而两地奔波啊,他们真的都太不容易了。”
海南天气热,李元重发现刚来的外地同事会水土不服,海南的饮食习惯也不属于大众口味,不少同事适应饮食就得花上一段时间。在和记者的聊天过程中,李元重也提到了魏滔,“特别是像她那样的女同志啊,更不容易,家人孩子都在外地。”
魏滔的孩子还在上小学,正是需要妈妈陪伴的年龄。魏滔也对记者说,她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天天陪在孩子身边,满心牵挂却又难以顾及,心中的愧疚感一直很强烈。所以她每次回家,都会主动承担起辅导作业、做饭打扫等家务,只有这样,她心里才会稍稍宽慰一点。而在海南分公司,像她这样孩子不在身边的异地办公员工不在少数。
李元重对身边怀着满腔热情激情加入公司的外地同事充满着敬佩之情。不过他也说,“海南分公司也需要有海南的元素,比如像我们这样的海南人,在海南工作生活了快半辈子了……”特别是和李元重一样,一毕业就加入东航的,对东航的感情、对建设家乡的信念是根深蒂固的。
春运正值高峰,他们每个人都一往无前的坚守着。回望来时路,他们每个人都感慨万千。刚刚过去的2024年,东航在海南的年旅客运输量达376万人次,同比增长8.75%;东航海南分公司保障公司在海南三亚、海口、博鳌机场进出港航班24193班,同比增长5.3%。新的航程就在脚下,他们每个人都为了最初的梦想、为了公司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而奔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