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3月开展“五小”创新活动以来,截至今年12月,集团公司各单位累计申报创新项目886项,平均每年有近450个项目,同比达到“十三五”期间年均的18倍。其中认定成果412项,共申报了知识产权117项,取得授权106项。呼和浩特机场除冰废液净化再利用项目获民航团委“青春创客赢”青年创新设计大赛铜奖;机务分公司的“飞机燃油沉淀排放工具车”项目获2022年“振兴杯”内蒙古自治区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专项赛二等奖,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技术革新类银奖。
聚焦效益 人人参与 创新的能力更强了
11月24日,首都机场集团召开2022年经营管理暨降本增效专题会议,确立了“降本增效、精益管理”的工作思路。
内蒙古机场集团以“五小”为突破口,在经营管理上出点子、想办法,为集团公司降本增效。呼和浩特机场开展“公共区域照明精细管理创新模式”,节约能耗。呼伦贝尔机场积极争取政府补贴,实施“全流程落实地方航线补贴资金方案”,2022年共争取航线补贴资金14827.6万元,创下近年来航线补贴资金批复最高记录。内蒙古机场集团持续深化“五小”创新工作,激发群众智慧,守正创新,产生的效益远大于投入。
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集团公司也加强创新成果应用,扩大效益面,将优秀成果打包推荐给各单位,同时配套提供使用说明和视频,方便快速应用。同时,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创新考核由加分项调整为考核项,成果应用从“自选动作”变成“规定动作”,让优秀成果“应用尽用”,以点带面,发挥体量优势,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五小”创新不仅让员工的创新热情得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也被唤醒,观念也在改善。原来大家见怪不怪的问题,不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把单位的事变成自家的事,主动发现和改善实际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通过创新解决。乌兰浩特机场一名特车驾驶员观察发现客梯车尾梯处没有扶手,旅客容易摔伤,研究制作了“客梯车尾梯安全扶手”,进一步保障旅客安全。机务分公司常因误填电子签单造成结算困难,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的协助下,合力研发推出“机务收费数据纠错小程序”,提升了工作效率。“五小”创新活动,让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可创新,各单位发挥联合互补优势,攻克一个个难题。
员工集中研讨解决工作难题
“创新确实带来了许多转变,这种转变通过创新的激励带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全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了,思维也由管理者向旅客角度逐步转变。”集团公司服务品质部总经理张妙玲表示。
“‘五小’创新创造的效益,在安全服务上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所带来的隐形价值是人才潜能的开发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推动集团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最宝贵的财富。”集团公司信息科技部总经理王贤表示。“五小”创新已成为集团公司人才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推动全集团实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的良性循环。
内蒙古机场集团将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凝聚广大员工智慧发扬“敢想、敢做、敢担当”的工作作风,直面问题、钻研业务、攻坚克难。“只要是对安全、服务、效益有促进、对员工有好处,就要动起来、干起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解决问题和抓落实上,以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在新发展阶段创造出更多发展成就。”内蒙古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军强调。
百舸争流千帆竟,波涛在后岸在前。在新的征程上,内蒙古机场集团将继续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凝聚员工智慧,汇聚发展力量,永葆创新热情,迸射出更加闪耀夺目的智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