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2-12-19 17:36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复苏

  离我们还有多远?

  从航班客运量的绝对值来看,当前的数据与疫情发生前的顶峰还有不短的距离。对此,不少专家认为,可以参考国外航空市场的复苏经验。新华财经援引国际航协数据指出,截至今年9月,美国航空市场无论是国内航线还是国际航线都基本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招商证券分析称,美国民航业经历了两轮快速恢复期,2020年第二季度~2021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航线实现大幅恢复,客座率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国际航线同样快速恢复,但恢复程度低于国内航线;2022年1月~7月,国际航线客座率再一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此外,欧洲部分国家航班量恢复近九成,亚洲部分国家如日、韩等国际航线恢复不足五成。

  参考国外民航复苏经验,多数媒体认为,虽然航班量将持续回升,但考虑到冬季疫情反复和各地防控情况,2023年春季后将是行业基本面真正改善的开始。《新京报》指出,对于航班恢复走势,从部分国家航班恢复率和防疫政策时间分布来看,放宽疫情管控之后,初期航班量迅速增长,达到峰值之后迅速回落,呈“倒U形”;中期线性恢复或局部震荡;后期趋于稳定,恢复率达到稳定值,稳定在疫情发生前八成上下。文章同时指出,虽然其他国家的民航恢复曲线不一定契合我国民航实际情况,但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每日经济新闻》文章指出,“民航市场需求的恢复=确定性回归+旅客信心重构”。旅客信心重构的趋势是必然的,但具体节奏具有不确定性。短期内民航市场可能出现三层分化。第一层,出行刚需强且经济活跃的城市,恢复速度较快;第二层,不同城市的第一波感染率不同,人们对新冠肺炎认知的变化不同步,导致民航市场恢复不同步;第三层,部分中小机场所在城市老龄化程度高、经济水平较低,疫情发展趋势不同,也会使得民航市场分化。

  在关注复苏的同时,业内专家也结合中国民航实际情况提出了“两个适应”和“两个准备”。“两个适应”,一是“经济适应”,即民航不可能完全脱离经济发展整体态势,只有经济逐渐走稳走好走强,民航才有希望恢复到疫情发生前水平;二是“防疫适应”,根据公开信息,包括民航在内的各行业需要适应防疫形势变化,在此阶段,民航出行人数不会增加很多,部分航线还可能减少。“两个准备”,一是“安全准备”,长期大面积停飞对民航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挑战极大,应积极准备,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二是“服务准备”,包括空中和地面服务设施、人员和流程方面的调整,应结合新形势,推出适合的新产品。

  尽管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恢复正常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民航的复苏之路或已开启,寒冬中的民航市场终于迎来了一缕加快复苏的暖阳。(记者 张丰蘩)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国内民航市场:持续回暖 复苏向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