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智能通道”背后的门道,吴娜滔滔不绝起来——通过安检仪后,要开箱和不要开箱的行李会自动“分道扬镳”,方便乘客拿取;用过的安检筐可以自动回传,回传的过程中还会自行进行紫外线消毒,“既提升了安检效率,疫情期间又保证了全程无接触,更加安全”。
张季芳与吴娜在机场集团的技能大赛中结识,“虽然我比吴娜年长几岁,可她在工作中的用心和爱心,却是我学习的榜样”。但在吴娜看来,正因为有很多像张季芳这样的同事,才让安检服务精益求精。张季芳曾做过“吴娜通道”道长,获得过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的她,也在2018年5月8日有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安检通道——“季芳通道”。
2020年担任旅检一科党支部书记后,吴娜肩章变成了“四条杠”,她肩头的责任更重了。现在旅检一科有240名左右员工,其中近50名是外省籍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4岁,最小的仅有19岁,吴娜也总是牵挂他们。现任“吴娜通道”道长沈天赐说:“娜娜就是我们的‘大家长’,不仅关心我们在业务上的进步,也关心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她很亲切,我们有事都愿意找她。”
在吴娜看来,“团队里有传承,大家并肩作战,互相关心,这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情”。疫情期间,吴娜在一线做扫码志愿者,出于职业习惯,每次扫完码,她都会说一句“好的,谢谢您”。有的阿姨就说“你怎么还谢谢我们,是我们谢谢你啊!”不止吴娜,支部里的很多小伙伴都在一线做志愿者,大家还经常交流经验。6月,支部陆陆续续收到了近20封来自社区的感谢信。
党的十九大召开时,吴娜是上海选举产生的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聆听报告时那种很“燃”的感觉她直到现在都印象深刻。“2017年回来,单位内部、街道社区、学校等很多地方都邀请我去宣讲十九大精神。”再度当选党代表,她更感责任重大。
“我会认真履职,学深悟透,回来后结合实际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传播者,更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二十大精神,为上海全面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