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机场空港 >

时间:2022-07-25 15:27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在艺术塑造人文机场公共空间的过程中,注重静态的布置很重要,如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此外,还应注重动态的艺术装置,如VR、AR的交互体验,用科技赋能人文机场建设。机场内的设施设置可以根据旅客的慢行空间、快行空间、等待空间分别设置不同的艺术形式,尤其像机场的休息室、公共设施等都应与设计主题相吻合,否则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物是物、景是景、人是人。此外,一些机场也会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和文化主题活动,例如韩国仁川机场的传统文化展示、上海浦东机场博物馆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示等。基于此,许多机场已经开始行动,成都机场提出“一步一景·打造人文机场”计划。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启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整体规划”项目,以建设成新时代中国连接世界的“世界上最繁忙的美术馆”为目标,全面推动人文机场建设。今年,广州白云机场与广州美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促进白云机场人文机场的建设。

  在用艺术塑造人文机场的过程中,注重用现代演艺的手法表达传统的意韵,能够实现对人文机场公共艺术空间细致而整体的把握。一些机场还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让艺术走出舞台、画廊和美术馆,进入人文机场的公共空间,建立人与机场共生共依的良性艺术生态空间,传播城市文化,彰显城市形象,用艺术重塑人文机场,赋能人文机场升级。

 

 

北京大兴机场的玻璃屋顶

  打造人文机场“美学时代”

  人文机场的打造是从重功能、重形式到重人文、重体验的转变,亦是从实用态度到美感体验的转变。如果说以前的机场是实用主义至上,那么现在的人文机场则加入了美的意味,增加了精神的愉悦和享受。

  打造人文机场的“美学时代”,首先应将审美视为终极目标,用艺术美感沁入公共空间,用美学引领公民社会。通过公共艺术塑造人文机场,提升全民文化意蕴和美学涵养,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呈现人文环境、历史底蕴,将“美”置于人文机场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提升审美,启迪智慧,引领大众。

  打造人文机场的“美学时代”,不仅要注重美的形式,更要注重物我同一的境界。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产生移情,从而产生美感体验。此时,不分辨产生的情感是由物产生还是由我产生,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真正美感体验。

  朱光潜先生曾说:“美的生活就是超现实的生活,美的体验就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求安慰”。因此,在人文机场中,人们紧绷的心情、劳累疲惫的身体,因为这一美的事物而被释放,所有的阴霾和疲惫在这一刻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美的沉浸、快乐的享受和对未来的期冀,由此享受这座城市所带来的“幸福感”。

  因此,用“微尘中见出大千,刹那中见终古”的美学精神全面塑造人文机场的新面貌,才能全方位打造人文机场的“美学时代”。让人文机场在承担交通枢纽作用的同时,承担起提高审美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和国民素质等多项重要任务。

  人文机场建设不仅仅是机场硬件的改造,更是软件的植入,而艺术就是这个软件。它将人文机场赋予历史的舞台、艺术的舞台,不仅让旅客看到这一广阔的公共空间,更赋予它文化、精神和灵魂,让人文机场在一定意义上重启。(通讯员荀丽洁)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艺术塑造人文机场——打造有温度的机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