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2-06-08 21:41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深度融入民航传统学科特色优势,制定来华留学培养方案。学校紧扣国家发展大局和重大战略,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充分依托学校在民航各专业领域的学科优势,着力培养一批对中国有感情、有才能的知华、友华、爱华的高层次来华留学人才,为中国航空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端人力资源,全力将通信工程与工商管理两个全英文授课专业打造成来华留学品牌专业和课程,树立良好的国际声誉,持续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路线图,为落实民航国际化战略做好人才储备。

  精准招生宣传,拓宽优质生源宣传渠道。学校立足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学校实力(软硬件设施)、特色(行业影响)和品牌(优秀校友),同时重点关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生源地的教育现状和民航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宣传。此外,学校还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在优化传统学校网站宣传基础上,开拓更多社交新媒体宣传途径;注重发挥留学生招生宣传志愿者作用,争取生源国本土支持,扩大招生宣传影响力和说服力。

  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培养质量。因材施教,促进留学生个性化发展。一些来华留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之外,学校留学生管理办公室还邀请校外专家举办人文与学术讲座和中外学生朋辈学业帮扶活动,多措并举确保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249405.jpg

东南大学专家为中国民航大学留学生举办人文学术讲座。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252206.jpg

 

中外学生朋辈帮扶在行动

  健全管理服务,保证输出质量。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学环节,同样也取决于管理和服务环节。为让更多的留学生在华“留得住”,在校“学得好”,回国“用得上”,中国民航大学留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在关注留学生学业学习体验的同时,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和保障体系。在生活上,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情感上,给予来华留学生更多关心和爱护。留学生管理逐步实现从“一部门多职能管理”的差异化教育到“多部门协同管理”的趋同化转变,真正实现中外学生融合发展。

 

打造安全宜居和谐乐学的留学生公寓文化

 


2020年6月,学校来自10个国家的25名在校留学生自发组织书写联名感谢信,表达了对中国、学校领导、各部门老师和辅导员的感谢之情

  坚持厚植知华友华情怀

  打造传播中国民航声音的生力军

  民心相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根基,而来华留学生更是文化互融互信当仁不让的使者。党的十九大明确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教育对外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和宽广境界。《中共民航局党组关于推进民航直属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民航安全理念、当代民航精神和英雄机组精神等管理文化研究,讲好中国民航故事,不断提升中国特色民航治理体系文化输出能力。”来华留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感悟中国文化的理解力。他们在感知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体验中国发展,践行爱华爱校,成长为爱民航兴民航的国际民航人。他们代言中国民航故事,更能提升传播的深入度,增强传播的可信度,促进传播的持久性。

  对“一带一路”各国的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建立清楚的认知,发掘这些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点,找准中华文化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传播。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329209.jpg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和专业背景,发掘学校所处地区的优势特色文化,使留学生们感受更加深切,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传播的效率也大大提高。此外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校园文化进行中华文化传播,让中华文化的概念更加具象化,让留学生更容易把握和认知。

  将中华文化传播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深度挖掘所教授课程中包含的中华文化元素,并加以总结和凝练。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348410.jpg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航大: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