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首航还尝试了与淘宝直播、携程、抖音明星带货等方式进行联合营销,并在抖音平台全面开通服务类机票产品售卖功能,还与京东、同程等OTA开展了7个主题航班活动,实现了更多渠道的辅营创收。
在创新产品和营销方式的同时,如何通过辅营项目增加每一张机票的含金量,也是国内航企一直在后疫情时代进行的探索。通过持续优化与提升辅营核心产品项目,首航目前已经构建了符合公司特色和客户定位的辅营产品体系。
首都航空是自2019年开始差异化转型的,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溢价类产品,预付费行李以及餐食及机上销售等全方位的辅营产品体系。
通过完成超级经济舱产品、行李惠产品等增值服务类产品的迭代和上线、权益调整以及各销售渠道优化,首航2021年全年溢价类产品的收入及人均指标大幅提升,辅营收入同比提升93%。
此外,在机上销售一度改为静默销售之后,疫情期间首航还首创了离线支付钱包业务,将此功能应用于机上销售App上,在首航航线全面铺开,既减少了旅客相互间的接触,又扩大了销售场景;同时加大力度扩充线上销售商品种类和数量,从2021年年初的几十种扩充到近500种品类,涵盖了电子数码、家居用品、美妆护肤、箱包皮具等,大大提升了顾客购买的意愿。
王敏透露,除了在现有辅营产品的基础上做加法,今年公司还在筹备“行李门到门”“接送机”等上机前、下机后的各种延伸服务,在差异化运营领域进一步加大探索。
党建引领下的精细化管理
将各种创新和辅营产品更好地落地,需要的是更加精细化的管控。
据首都航空市场部产品与辅营管理中心经理黄耀新介绍,从今年1月1日起,公司的辅营业务板块已开始做日销售的细化监控。“以前退改签、行李、机上销售和餐食等各种辅营产品在不同航线的销售数据、
渠道分析等基本是一月一总结,管控比较粗放,现在则细化到每天上报、每日复盘,通过每个项目设置监控人,来及时发现数据变动背后的问题,并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截至2月底,人均辅营收入累积均值较去年同期整体均值提升15%。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海航系航企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后,落实的其中一项重要变革措施。在去年12月8日首次亮相海航航空干部员工大会时,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就提出了要围绕“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为组织赋能,包括建立航空客货运日成本管理机制,堵塞生产全流程成本“跑冒滴漏”的要求,迅速实现企业从新生到蜕变。目前,首都航空也在通过修订下发各业务体系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推进日成本管理和赛马机制,努力实现“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同时,首航还成立了成本精细化管控委员会,负责搭建成本精细化管控体系,统筹、落实各成本精细化管控专项工作,并对成本精细化管控工作进行考核奖惩。2021年12月8日~今年3月8日,首航已完成增收项目51个、节支项目109个,增收降本近3.2亿元。
到3月8日,首都航空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大家庭已满三个月,除了精细化管控,“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更是已融入公司的方方面面。
在安全层面,首都航空以“落实制度求规范、创新制度求突破、坚持制度求实效”为抓手,力求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始终,不断完善党建与安全工作有机融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加重加厚安全管控力度,并加大安全投入,以“安全零容忍”的态度压实各级主体责任。自去年12月8日以来,首都航空未发生一般征候及以上等级不安全事件,各项局方考核指标位于行业前列。
在制度建设层面,通过依法依规加强制度建设,输入方大集团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结合民航业特点,首都航空修订下发72个业务体系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办公效率,规范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在真情服务层面,本着“经营企业一定要对政府有利、对企业有利、对员工有利、对旅客有利”的企业价值观,作为以大兴机场为主基地的航企,“两会”航班的保障任务是首航虎年的开局大事,公司特此推出七种保障手段,分别从人员防控、场地防控、机上防控、行李防控、飞行机组、客舱服务、客舱安保七个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疫情安全防控。优化细节、完善流程、做好充足预案、加强备份运力,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0新增”。
“民航客运虽然受疫情波及,但我们更应该迎难而上,把握好机遇。”首都航空党委书记王业权指出,“正如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提出的,2022年是民航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为建设多领域民航强国打牢基础的重要一年,首都航空通过党建引领促生产,精细化管理抓市场,不断创新产品、服务以及打磨运行品质,从制度建设到管理流程等各个层面,已逐渐建立起灵活应对的机制,力争在逆市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提振市场信心,也为航班全面恢复后的更快速健康发展打造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