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需要教学设计有厚度。思政教师面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负责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直接引领,必须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把给学生的精神食粮备好备足。马克思主义学院寒假期间举办多次集体备课会,厚植思想理论根基,交流教学经验。勉励教师既要传道、研学,更要精修育人之术,把“有意义”讲得“有意思”。思政教师也有责任通过其所学专业进行世界观的隐性教育,同时应以思政课程推动课程思政,共同担负起立德树人之大责。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教师分别稳定于几个专业的学生授课,要求教师学习对应专业知识,将思政课程浸入专业。此外,思政课教师应成长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模范践行者,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与社会团体、社区、企业等建立联系,掌握社会发展的第一手鲜活素材,以此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飞行分校2021级学生陈风感言:“云课堂丰富精彩的教学内容,吸引了我们一家人的在线观看,像追偶像剧似的天天盼着更新,追完了整个系列的讲座。印象最深的当属王庆西老师,他的讲座引经据典、以古论今、视野开阔,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会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优秀的文化滋润心田,在激扬青春、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外国语学院2020级学生杜爽说:“当我在为新增确诊人数感到焦虑的时刻,听了抗疫讲座后备受鼓舞,即刻决定投身家乡的抗疫志愿服务。白天忙着现场消杀、入户排查、信息录入,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疫情之下的国情社情民情,没有时间听讲座,就让同学帮忙全程录课,等工作结束后回家慢慢听。”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雪峰指出:“学校无小事,处处皆育人。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三全育人’大合唱,我们要当好领唱!我们要把学校的所有课程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着力课程思政建设,彰显“一盘棋”的思想和格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不断开创高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思政课教学名师李朝阳教授表示,他一直持续关注中航大的“抗疫思政云课堂”,每场讲座气氛活跃,反响都很热烈,中国民航大学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他认为,“大思政课”绝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单打独斗”,而是各门课程共同演奏的交响曲。我们要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形成主题突出、全校联动、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思政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