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公司 >

时间:2022-01-07 17:46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1997年2月5日,东航H股在香港成功挂牌上市

  从1993年10月东方航空集团成立,到1997年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上市;从2002年东航与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云南航空公司联合重组,成立新的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到2009年东航与上海航空公司联合重组,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协同作战……10家曾经的独立代码航空公司向着东航百川汇海、融合奋进。东航每一个重要的改革节点,都成为迈上发展新台阶的起点,都标志着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
  2015年9月1日,东航与达美航签约,这是我国国有骨干航空公司首度引入发达国家航空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2017年,东航又入股欧洲航空巨头法荷航,再创我国民航央企重量级入股国际知名航空公司的先河。也是在2017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随后,在2018年短短的100多天时间里,东航和同城主基地同行吉祥航空及其母公司均瑶集团,两度开展重大资本合作,互相定增、互相入股,涉及金额达百亿级别,用“股权+业务”的全面合作加快服务上海航运中心建设。2020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在集团层面引入增资资金共计310亿元,成为股东多元化的央企集团。这不仅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中央企业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的“第一单”,也是东航集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通过深化改革育新机、开新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65载栉风沐雨,从早年的军事化管理,到此后的企业化运作,再到改革开放年代的公司化改革、股份制改造,直至新时代大力探索航空客货运新的改革转型和打造航空生态圈,东航的每一次改革,都持续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创新基因不变,迈向全球民航领跑者
  2021年11月4日,首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举行,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东航不仅是国际航空平行论坛的承办单位之一,还携手20家中外航空业相关企业,在论坛上发布《全球航空业碳减排合作倡议》,展现出大国民航央企领跑探索“全球航空业可持续发展之道”的创新担当。
  从启航开始,创新就是东航不变的孜孜以求。近些年来,东航在技术、服务、管理等多维度以创新驱动发展、用发展释放创新活力,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东航在中国民航首家推出空中wifi上网服务

  2014年11月6日,东航与中国银联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可以实现机上信用卡即时支付的“空地互联云支付平台”;2015年11月12日,东航与中国电信合作,成为中国民航首家将机上wifi投入商业运营的航空公司,并后续打造起中国民航业规模最大、可以提供空中上网服务的宽体机队。近几年,东航更精心研发了“一张脸走遍机场”“一张网智能体验”“一颗芯行李管控”的全流程智慧出行,并携手国铁集团开启“飞机+高铁”“一个订单、一次支付”的空铁联运新时代。
  2020年,围绕民航业转入常态化精准防控下的复工复产,东航于当年6月首推“周末随心飞”产品,形成现象级效应,有力提振全产业链复苏和旅客出行信心,支撑国内大循环。
  2021年,东航的“前程万里”“易享退”“空中快线”“一步到位”“健康通行”等新服务新产品接连上线,获得广泛好评。当年9月26日,东航发布全新的“东方万里行”会员体系,新体系中,“里程制”转型为“收益制”、积分滚动有效不清零,又一次传递出东航以创新满足人民对美好航空出行向往的追求。
  如果说,在中国民航事业的早年成长中,东航主要是国际民航行业趋势和行业规则的学习者、追随者,那么在当下,随着中国民航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东航正逐步走向全球同业的创新者、领跑者,规则与趋势的探索者、制定者。
  2021年10月4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宣布,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22年6月19日至21日在中国上海承办第78届国际航协年度大会(AGM)和世界航空运输峰会。这将是有着“航空界联合国大会”美誉的国际航协年会时隔十年之后第三次来到中国、第二次来到上海。更重要的是,在国际航协理事会成员中国东航的主动申请和据理力争之下,国际航协自1945年创立以来,首次修订章程的语言条款,新增中文作为官方工作语言,这是国际航协章程语言条款迄今唯一增加的语种。
  2021年10月12日,围绕民航业减碳愿景,东航执飞我国第一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在同期开启的13条国内精品航线上,东航执行全国首批、总计约780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为逾百万公里的航迹完成绿色飞行。近年来,东航还研制新能源车辆、推进民航地面车辆“油改电”,在亚洲首家全机队用电子飞行包取代纸质航图,并通过航路优化、APU替代、地面滑行优化等一系列举措实现航班节油,为民航“双碳”事业书写精彩的“东航方案”。
  祖国召唤随时起飞,责任航程越飞越远
  “广东省英德县马口造纸厂失火,参加救火的人员有12人重伤,急需血浆抢救。但广东当地没有血浆,需要从南京转运。能否请民航飞机尽快运来?”1960年3月3日,一则来自广东的求援信息,摆在了刚刚3岁的东航前身民航上海管理局飞行中队面前。面对求助,民航上海管理局连夜抽调专机,安排优秀飞行员执飞。夜航航班带着血浆抵达广州,为伤员送去生的希望,成为东航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担当社会责任的先河——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当天,东航就转入抗震救灾的应急状态,抽调8架飞机担负救灾运输任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来袭,全国民航当时仅有东航具备玉树机场的高高原飞行经验。东航立刻调集全部3架能执飞玉树的A319客机,保证救灾生命线畅通。
  2011年初,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东航积极加入中国民航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任务最急、情况最复杂、范围最广、航线最长的利比亚撤侨行动。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东航65载航程,初心不变正青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