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重点实验室从行业实际应用需求出发,于2018年面向社会发布智慧机场技术发展白皮书等开放基金课题9个,吸引了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等多家高校的数十位教授、专家团队牵头参与研究,助推行业发展,目前已研制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行李追踪数据服务原型系统等多项重要成果。
实验室还建立了访问学者制度,鼓励和支持对外开展合作交流。自成立以来,重点实验室已组织5名学者前往国外知名大学进行访问,并且安排智慧机场建设团队先后赴二十八所空管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宝安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华为公司开展深入调研。同时,在首都机场集团内部,重点实验室先后举办了多场科研培训,为指导实验室工作开展注入了新思路。
与此同时,重点实验室与民航科普基金会、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华为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并联合20家相关单位,共同组建了民航机场群综合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面构建产学研用科技创新链条。
以梦为马,久久方可为功。经过近4年的发展运营,民航机场群智慧运营重点实验室已初步建成集理论研究、系统仿真、测试验证和成果孵化于一体的科研实验研究中心,打造出了以非凡的科技软实力构建而成的智慧化创新体系。
重点实验室作为以科技创新引领智慧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民航局、首都机场集团的科学指导和各兄弟单位的鼎力支持。在民航强国的发展道路上,重点实验室的全体科研人员将继续奋发图强,不断创新,为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更卓越的贡献。(通讯员杨文慧、朱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