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
适时启动机场三期货运区建设论证工作
除了多式联运,机场货运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也非常重要。下一步,合肥市将推动新桥机场现有货运区内1-9类航空危险品暂存区(库)、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化自动化改造。
同时,加快推进专用货机坪、货运专用跑道改扩建工程,推动东货运区及相关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工作,适时启动机场三期货运区建设论证工作,为长远发展提前做好基础性规划研究。
【航空经济】
支持长丰等临港地区打造航空物流产业园
除了积极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合肥市已经明确,支持长丰县、蜀山区、经开区等临港地区打造航空物流产业园,构建以航空物流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航空经济产业体系,带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此外,继续发挥新桥机场航空货运的产业平台功能,打造跨境电商物流分拨中心、国际交易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大力培育货代、报关等配套服务产业,推进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加大对冷链、快件、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支持力度。
【相关保障】
集散中心用地计划重点支持、优先安排
今后,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工作将实施清单化管理。围绕鼓励支持航空货运发展,合肥市还将修订完善航空货运相关政策,加强航空货运龙头企业、重大项目落地保障。
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和安徽省的大力支持,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建设资金安排和关键政策落地。另外,加大对机场货运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土地使用等要素支持,对集散中心用地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
接下来,合肥市还将加强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品牌推广,提高国际国内认知度;并搭建开放、共享、创新、协作的合作平台,促进航空物流业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
小贴士
什么是“1251”发展目标?
到2025年,合肥的航空货运网络覆盖100个以上国内外城市和地区;全货机货运航线数量力争达到20条以上;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力争突破50万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可保障年货邮吞吐量100万吨。(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