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质量有力提升 智慧民航初见成效
从2021年初开始,民航局在全行业开展“民航服务质量标准建设年”主题活动,同时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服务痛点、难点问题,先后发布两批“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共推出涉及社会公众服务的16件实事。于彪表示,民航各单位努力推进各项重点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表现为,航班正常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国内客运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为85.57%;《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于3月颁布,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行李全流程跟踪能力得到提升,今年1-6月已有32667个航班的792886件行李实现全流程跟踪,将于今年实现国内千万级以上机场行李跟踪系统上线;中转便利化服务进一步深化,《民航旅客中转便利化实施指南》下发,“空铁联运”机场覆盖范围目前已扩展至16家机场。其成效还包括老年人航空出行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机上餐食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客票退改签服务得到改善,客舱互联网服务逐步推进,12326投诉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等。
针对记者提出的构建“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服务网络工作进展问题,于彪介绍,自年初以来,民航局实施多项举措扎实推进构建“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服务网络,发布《民航旅客中转便利化实施指南》,促进和引导航空公司和机场加强合作,加强信息化服务手段,开展“干支通”中转衔接模式试点工作。下一步,民航系统将围绕改善旅客出行体验和满足出行需求,打通影响干支通联接的断点和堵点,积极构建并完善“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民航的通达性和便捷性,激发广大旅客航空出行意愿和市场潜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航空出行获得感和满意度。
“十四五”时期,中国民航以智慧民航建设为主线,把推进智慧民航建设贯穿到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张清介绍,按照智慧民航建设总体工作安排,民航局在战略架构、组织机构、服务示范、数据治理、技术应用等方面抓紧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主要表现为,明确智慧民航建设战略架构,印发《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五年行动方案》;成立智慧民航建设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了2021年智慧民航建设重点工作;开展智慧监管服务示范,全力推动中国民航智慧监管服务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民航数据治理标准规范研究,启动《数据治理框架与管理机制》等7部行业数据治理标准和《行业数据治理典型案例》信息通告的编制工作;组织召开智慧民航科技创新论坛,联合科技部共同发布《中国新一代智慧民航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纲要》;印发《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路线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