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做法,需要将该机轮发运到海口鉴定,运输成本较高且维修周期较长。
“我们尝试使用AR远程维修设备,这是我们第一次将AR设备应用于附件维修。”工程师于博说。
当于博戴上AR眼镜,操作端的影像便快速呈现在海口端工程师的显示屏上,高清视频和图像成了一手资料。经过实时分析,机轮损伤快速鉴定完成,于博在北京马上着手具体维修工作。
这次突破极大提高了海航技术部件维修的整体效率。
由于海航技术部件维修具有专业性强、多地分布的特点,5G+AR设备的应用,等于给部件维修工程师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无论任何地点、任何异常部件的排故,海航技术都能实时提供鉴定分析支持。
发展:防疫期间广泛用于检查
“没想到海航技术5G+AR项目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大作用。”杨东升说。
2020年11月,海航执行某国际防疫包机运输任务,常规情况下,飞机抵达后需由跟机机务执行机上检查,但当地疫情十分严重,为尽可能的减少人员风险,根据民航局特殊时期的文件指导,该航班改由执飞机组进行机上检查。
为了保证检查的精准无误,海航使用了AR设备。检查过程中,机组与后台工程师通过AR系统,实时交流视频、图像、音频、技术资料等信息,后台工程师根据所见情况实时指导机组顺利完成了检查。
“执行防疫包机任务,5G+AR新技术的应用在保障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风险。”执行此次机上检查的机组人员田思华认为。
此后,海航技术5G+AR项目广泛用于机上检查,疫情期间为航班防疫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截止目前,已为3000余客货运航班提供了维修通讯技术支援保障。
因减少了交通、网络等因素造成的时间浪费,应用海航技术5G+AR项目的排故效率平均提升了约25%,极大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同时降低了维修成本,并通过5G+AR设备的实时传输有效提高了安全裕度。而该项目在航空维修领域还有巨大应用潜力。
目前,海航技术5G+AR项目先后荣获了工信部主办的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5G云XR专题赛总决赛一等奖、第三届中国航空维修红冠奖之“管理创新奖”,并获批海口市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