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1-03-23 11:20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以客户为中心,光理解客户需求而没有能力满足客户需求是没有意义的。理解客户需求是基础,满足客户需求是关键。 

  对标世界一流的飞机主制造商,他们在服务客户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方面,对客户需要什么样的飞机、什么类型的飞机适合飞什么样的航线等研究得非常透彻;另一方面,签派、机务、客舱、飞行等运行支持涉及的各方面专业人才储备丰富,对于支持航空公司运行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相比之下,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所以我们也在加快培养自己的维修能力、签派能力、客舱服务和安全能力等等,通过这种方式,逐渐缩短差距。”


 

  金宜斌坦言,满足客户需求最重要的还是靠人才。“我们需要有一批各个专业的人才,既懂民机制造,又懂民航的运行特点,而且这种人才培养得越多越好,未来我们对客户支持的质量也就会越来越高。”他说。

  客观地说,在ARJ21正式投入市场前,中国民机制造对于民航、对于航空公司的实际运行和实际需求其实是缺乏了解的。可喜的是,这几年,中国商飞正在有意识地向民航靠拢、向民航学习。

  2020年,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到中国商飞公司调研时,提出了与中国商飞在理念、标准、人才、服务、工作等5个方面实现全面融合,得到贺东风董事长高度认同。对此,金宜斌感叹道:“我们正在朝着一种正确的方向前进,按照以客户为中心、5个融合这个方向发展,假以时日,我们一定会越做越好。”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民航实现了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的民航大国。这其中,有起步时期国家给予的大力支持,也有民航在成熟阶段走向市场化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回顾整个历程,金宜斌认为,民航的发展经验值得民机制造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民机制造需要再走一遍民航所走过的路,从各方支持逐步走向市场化独立。


 

  要看到的是,中国民航之所以能获得快速发展,除了自身的不断探索,还有中国巨大的民航市场背书。中国有广阔的地理空间和庞大的人口规模,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民航需求,这一点是很多国家不具备的。有数据统计显示,尽管国内每年选乘飞机出行的大概有6.6亿人次,但中国十几亿的人口之中只有1亿多人坐过飞机。未来国内的市场可以预见非常之大。

  对于民机未来的发展,正如金宜斌所说:“未来,中国还有大量的人口可以加入到中国的民航市场,我们也有广阔的纵深,有高原地区,有平原地区,有高寒地区,有高温地区等等。市场很大,对民航的需求是刚性的,这些既是民航市场,也是中国商飞未来的市场。”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金宜斌:国产大飞机朝着“安全好,服务优”的方向坚定前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