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管制员积极学习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因此对新终端顺利平稳运行充满信心。”董明强说,“新自动化新增了许多辅助功能,对今年有望实施的深圳机场独立进近运行以及未来航班量的增加给予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管制员的负荷。”
陈智勇
陈智勇的口头禅
从转场搬迁测试运行开始,管制运行部抽调专人全程参与转场搬迁,陈智勇作为部门技术骨干和资深管制员,主动承担起解决新现场各类问题的工作。同事听到他说最多的话是“这个问题让我来!”
早在2006年,陈智勇作为管制员培训工作参与者,历经四、五年的钻研,研发了第一套珠海进近模拟机系统。该套模拟机系统还被多家业内同行引进使用。陈智勇说:“这次转场工作,大家发现的问题都很细,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反复修改测试,这是我的专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有的绘图工具操作复杂,存在诸多不便,于是他利用开发模拟机时积累的经验,自己研发制作了一套新的绘图工具,极大提高了绘图效率。目前,自动化系统雷达视频图中的进离场程序、海岸线等均为陈智勇绘制。
此外,他还联系自动化系统厂家解决了电子进程单投递不准确、个别航班存在4D航迹计算错误提前终结航班计划等情况。陈智勇说:“针对新自动化系用,目前我正在研究一套基础数据维护系统,对扇区划分、自动移交、航路点等上百个未分类、未注释的后台文件进行分类管理。”
“勇哥没解决完问题是不会下班的。” 同事们既敬佩有心疼地说。大家总能看到陈智勇在处理好一天的工作后骑上自行车,在新管制大楼门前的路灯下留下了的那长长的身影。
李晓飞
拄双拐的李晓飞
在忙碌的管制现场,有一个拄着双拐的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事心疼的劝说他,不要这么拼。“不是拼,是热爱,所以坚持。” 在他总是淡淡的回答。
他是带班主任李晓飞。转场搬迁测试运行前夕,李晓飞在一次篮球比赛中受伤,跟腱断裂,伤痛让他寸步难行。李晓飞说:“住院期间,我最担心的是跟不上进度,新设备管制工作的开展必须以熟练操作为前提。”为了不让自己落下培训进度,他利用在医院的康复期认真研读班组管理、设备使用的相关书籍。在受伤后的第8周,李晓飞穿着跟腱靴,拄着双拐站在了管制现场。从不能下地走路到勉强支撑着行走,他只用了短短一周时间,恢复期从12周减少到8周。
李晓飞说:“虽然身体在医院,但我迫切想回到现场与大家并肩作战。”回到岗位上的他,很快参与到转场工作中, “因为行动不便,同事们真的帮助了我很多,帮我开门、帮我拿话筒、接送我上下班等等,我们是一个团队,我很感激大家。”李晓飞说。虽然他走路慢了点,但对于管制工作,李晓飞处处都要走在前面,发挥好带班主任的作用。“我现在有两个心愿,第一是新终端能顺利运行,第二是能重回赛场。” 李晓飞如是说。
在发展前行的道路上,珠海进近人就这样辛勤耕耘从未停歇。未来,珠海新终端将承担起深圳、澳门、珠海、惠州4座运输机场和4座通用机场航班流量增涨的需求,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贡献空管力量。(记者朱思平 通讯员王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