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面积17万平方公里,超过一亿人口,从机场数量上来说不算多,甚至还远远不够。”汤文军说。
“一座机场的规划建设,除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还有地理位置、战略意义以及特殊服务需求等多种因素。”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关于各省、市的民用机场规划布局,2017年发布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中也已提出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形成3大世界级机场群、10个国际枢纽、29个区域枢纽。
而今年2月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中,民用运输机场400座左右,基本建成以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为核心,区域枢纽为骨干,非枢纽机场和通用机场为重要补充的国家综合机场体系。
B一个省为啥需要这么多机场?
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民航运输越来越重要
一个省建9座乃至10座以上的机场,都出于哪些考虑?
“未来,航空经济的发展将会形成枢纽集群之间的联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郝爱民说。
航空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板块,在郝爱民看来,河南省位于中原腹地,交通运输业发达,航运经济的发展是河南本身的一个特色,也是河南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
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机场以及围绕机场形成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形成的临空经济可以对一个区域的经济产生带动作用,这对于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和GDP总量的增长都有巨大的帮助。
河南“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规划期内将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郑州国际交通门户枢纽和洛阳、商丘、南阳全国性交通枢纽。
曹允春认为,中原城市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多层次布局,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民航运输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以此来解决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问题。
C建区域小型机场的意义是啥?
是为了满足老百姓出行的需求,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设民用机场最根本的目的是提升老百姓出行的便利性,满足老百姓出行的需求。”曹允春说。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有高端基础设施,在安阳、商丘等城市建设机场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研究员,省政府参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张占仓说。
机场的建设会对一个区域产生怎样的经济效应呢?张占仓以郑州为例做了阐述:促进航空、铁路、公路、产业协同发展,突出国际航空引领开放发展,努力让郑州航空港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进入国际航空港货邮吞吐量20强。
建越来越多的机场之后,新郑机场的客源会被分流掉吗?
张占仓认为,各个城市的发展都会有自己的定位,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新郑机场现在是国际枢纽,安阳机场、信阳机场不会形成国际枢纽,能够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形成更好的协同发展。
“各个机场的发展要有明确的规划,不能出现同质化竞争现象,这需要从政策方面予以一定的指导。”郝爱民说,河南省想要形成一个机场群,在规划的过程当中,必须赋予这几个机场不同的角色和定位,考虑机场的协调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