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深化低空空域改革推动通航发展要坚持三个导向。一是目标导向,加快低空空域改革步伐。以各低空空域通航飞行小时数作为低空空域改革量化评价指标,推动深化山东日照、四川低空空域综合管理改革示范成果,全面推广全国空域精细化管理试点成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高低空飞行审批效率。一方面,推广一站式飞行计划服务平台;另一方面,研究扩大备案类飞行计划范围,长远规划研究飞行计划审批制向负面清单制转变,实现大部分通航活动备案即可飞行。同时,大力推进低空通信、雷达覆盖,完善低空预警探测体系,并对通航飞机加装监视设备,确保通航飞机“看得见、见得着”,提高低空用户飞行效率。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加快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建议加快把试点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转化为法规和标准;进一步推进全国低空目视航图的制作和发布,加快推进三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全面运行。同时切实发挥运输机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加强对通用航空飞行的保障服务,确保通用航空飞得起来、飞得顺畅。
问:您刚刚提到,通航发展对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请问这怎么理解?
答: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通航在服务国家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需求等方面都能提供有力支持,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最近出台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通航就能为其提供支撑。在一些边远山区,发展通用航空产业,能够很好地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出行效率。再比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群众对航空服务的需求也将更趋多样化、个性化。以往传统的通用航空主要是作业类和执照训练,目前来看,通用航空更多地将转向市场消费,诸如私人飞行、短途运输、观光旅游、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等。这些对区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社会需求会逐渐体现出来。另外,通航发展有助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无论是建通航机场还是发展临空经济,都会带动客货运输、客货代理、飞行学校、航材航油供应等航空运输服务需求,以及对通航飞机发动机、飞机零部件维修需求,这些都将有利于扩大国内循环规模、提升国内循环效率、提高国内循环质量。
当前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通用航空创造了更大发展空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恰逢其时。只要顺大势、抓机遇,持续优化通航发展环境,充分激发通航发展活力,通航必将迈上发展新台阶。(记者 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