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0-12-08 19:26来源:看航空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11月中旬,美国航空在迈阿密和南美之间进行了新冠疫苗运输的飞行试验,模拟了疫苗热包装所需的条件,测试了疫苗安全到达目的地所需的处理过程。美国航空表示,他们已经建立了设施和员工网络,专门处理对温度有严格要求的货物。

 


  纵然如此,从全球视角来说,全球货运运力并不容乐观——新冠疫情所导致的出行需求锐减、各国边界管控等现实因素,使得航空业成为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多家航司裁员、暂停运营或倒闭,机队停飞……

 


  波音的乐观预测能否帮助航空产业链熬过今年?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目前正在运营的专用货机约有2000架,承载了全球约一半的空运货物,其余货物基本由全球22000架常规客机运载。而根据IATA的估计,即便全球每人只接种一针新冠疫苗,全球也需要8000架全货机来运送疫苗,即便将眼下全部的货机都投入疫苗运输也远远不够。

  医药冷链运输被称为冷链行业金字塔的顶尖。不同于一般的生鲜冷链,疫苗冷链门槛较高。疫苗保存须遵守严格的温度要求,如果是冷冻,需要储存在零下58-5华氏度(约零下50至零下15摄氏度),冷藏则需储存在35-46华氏度(2-8摄氏度)之间。储存、运输全过程需要定时监测、记录温度。一些正在临床试验后期阶段的疫苗生产商透露,新冠疫苗可能需要更严苛的温度控制。比如,Moderna预计其疫苗的运输存储温度应为-20℃;辉瑞透露与BioNTech合作开发的疫苗的温度要求则为-70℃~-10℃。这远低于目前大多数药品在运输中的标准温度:2℃至8℃。

 


  “温度将是运输中的最大挑战之一。”国际航空货运协会(TIACA)相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国际物流公司Unitrans总裁安德鲁·施德格(Andrew Schadegg)说:“当前的疫苗运输中主要采用主动冷却(使用冰柜等制冷容器)与被动冷却(加入干冰等制冷剂)两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装有干冰的特殊容器控温,后者能将温度控制在-79℃左右,现有的某些冰柜也能达到这种低温范围。”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针对新冠疫苗这样庞大的运输需求,全球无法提供足够的主动冷却容器(冰箱、冰柜等)来运送所需的新冠疫苗;如果使用被动冷却容器,将必须依靠大量干冰来控制温度。但是,出于安全原因,任何型号的飞机都只能装载有限的干冰,这大大限制了空运新冠疫苗的效率和数量。

  但中国的疫苗研发团队可能在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统计,截至10月15日,全球范围内已有42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进入临床三期试验阶段的已经达到10款,其中有4款来自中国。

航空货运将迎来史上最大单?航司:我们翘首以盼


  中国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疫苗有三条路线: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及重组蛋白疫苗,其中灭活疫苗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三种疫苗都只需要2-8℃的存储条件,也就是现有的疫苗冷链就能够满足。

  对于航空运输业来说,如何应对新冠疫苗的运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机遇。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对防疫、医疗等物资的需求使得货运行业空前旺盛,此前便有许多航司通过“客改货”来维持发展,航空运输新冠疫正好契合“客改货”浪潮。

 


  客改货,绝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虽然航空业目前遭受重创,但是一旦有一款有效的疫苗问世,航空公司会再次崛起。运输需求的激增,可能会迫使航空公司将大量闲置的客机投入使用”,安德鲁·施德格这样预测。一旦新冠疫苗进入配送流程,这场空前绝后的“大动作”可能将持续两年时间,对于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甚至濒临破产的航企来说,这极可能是一次绝地重生的好机会。对于一些发展较好的大型航企来说,此次运输挑战会使其查漏补缺,建立更加完善的运输体系。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航空货运将迎来史上最大单?航司:我们翘首以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