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杭甬温三大机场,规模都将扩大近一倍,1.5亿人次的吞吐能力,大致能满足浙江5500万人民每年两三次的航空出行需求,达到当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是新一轮总规划振奋人心之处。最大的亮点是关于跑道的规划。其中,杭州机场定位为“区域枢纽机场、近期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机场之一,远期发展为国际航空枢纽”。终端目标量为2030年9000万人次,近期(终端)规划4条跑道。而第三跑道预计亚运会以后开建。与前两条跑道一样,第三跑道的等级为4F,这是目前民航跑道的最高等级。第四跑道等级为4E,满足更多支线飞机的需求。
据了解,上海、北京、南京等地都有更宏大的5跑道甚至7跑道规划。对于杭州机场,规划4跑道显然是城市竞争的迫切需要。
宁波、温州机场也不甘落后。宁波机场将于明年启动总投资500亿元的四期建设,主要包括3600米的第二跑道和2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等,力争“十四五”末建成投用,以满足203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年飞机起降23.85万架次的规划目标。
温州机场2030年的“小目标”是旅客吞吐量达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8.5万吨。总投资约200亿元的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建设工程明年也将启动。目前,温州机场飞行区仅拥有一条3200米跑道,以及一条平行滑行道。规划中的第二跑道长3600米、宽45米。
跑道增加有啥好处?今年6月,杭州机场成功实施双跑道独立运行,成为继北京首都、大兴、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之后全国第5家具备真正意义双跑道独立运行能力的机场。机场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可以飞更多的航班。随着双跑道独立运行的实施,杭州机场运行效率有望提高30%,为亚运会保障及机场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同时还可有效提升航班正常率。
除了三大机场,浙江还在擘画更大的航空蓝图。“十四五”期间,浙江机场在现有7个民用机场的基础上,将新建嘉兴、丽水两个民用机场。从而形成以杭州机场为龙头核心,打造宁波、温州机场两个区域性枢纽,建设嘉兴、舟山、义乌、台州、衢州、丽水6个重要节点特色机场的“一核心两枢纽六节点”全省机场协同发展格局。
按照全省空中一小时交通圈设想,各县市将建设更多的通用机场,满足更多人的航空出行需求。
客货两旺
临空特色经济起舞
今年在疫情冲击下依然旺盛的航空客货流,预示着浙江临空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
11月7日,顺丰航空一架波音747-400F货机搭载着服装、机械器材、跨境电商快件等1.45万公斤货物,从杭州机场飞往美国洛杉矶。这是杭州机场今年新增的第8条国际全货机航线。
今年国庆假期,全省机场客货运量呈井喷式增长,总量增长超过50%。11月21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国际货运量723吨,创下机场通航以来单日国际货量历史新高。其中,国际出港货量449吨,国际进港货量274吨,国际进港货量同比增长259%。
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全省机场货运量自2月起,连续8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中,杭州机场前三季度的货运增幅位列全国前十大机场之首。
10月14日,杭州、宁波机场互为异地货站正式启动,我省最大的两个口岸机场间就此搭建起更便捷的航空物流运输通道,实现了两地航班、航线及货站资源的共享,让浙江货走得更远、更快、更顺畅。
临空经济是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目前浙江正加快杭州、宁波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创建温州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同时培育一批航空特色小镇,集聚发展航空先进制造、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临空型产业。
去年5月,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获国家发改委、民航局正式批复。浙江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杭州和宁波)的省份。
在浙江关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以杭州机场为核心的杭州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是重中之重。没有海港的杭州,要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打造新的开放高地,空港是突破口。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杭甬温三大机场总规相继获批!三大空中门户未来啥模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