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航业逐渐恢复之际,仍然深陷“泥潭”的全球民航业,也走出了一段和中国民航类似的拐点曲线。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最新的全球航空客运定期数据显示,2020年4月的客运需求(按照收入客公里或RPKs计算)同比2019年4月断崖式下降94.3%,这是国际航协自1990年开展客运调查报告以来,史上首次出现的最大降幅。然而,在此之后,航空客运需求开始初现复苏迹象。从4月21日的低点到5月27日,日航班总量上涨了30%。
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表示:“2020年4月对航空业来说是一场灾难,航空旅行几乎完全停止,但4月也可能是这场危机最晦暗的时刻。目前,航班数量正在增加,各国开始取消旅行限制。然而,复苏将是一个长达数年的漫长过程。”数据显示,至少在5月底,全球民航业还没有成规模复工的迹象。2月时,全球2.9万余架民航客机中,有2.5万架在正常服役。到3月,只剩1.3万架客机在运营,超过1.5万架客机在世界各地停场。而4月和5月的停场客机数,较3月又增加了几百架。
5月下旬的数据显示,中国、韩国和越南的航班数量已经回升,仅比去年同期下降22%-28%。5月底时,谷歌的航空旅行搜索量也比4月份的低点时期增长了25%,但仍比年初下降了60%。
国际航协最新报告预测,虽然已有部分地区经济活动缓慢开放、旅行限制放松,但由于疫情可能反弹,导致封锁期或将延长至今年第三季度,进一步推迟国际航空旅行的复苏。来自国际航协的最新预测,2021年的全球航空客运需求可能比2019年的水平低34%。2023年之前,航空客运需求不会超过2019年的水平。即使到2025年,预计全球航空客运需求也将比之前的预测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