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严谨的登机手续
作为性质特别的包机航班,国航要求全部的乘客在计划起飞时间的3个小时前抵达机场。除了常规的行李托运和check-in,健康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登机前的“必选动作”。
图、望不到头的check-in队伍
图、紧张有序的流程。目前,已经越来越少看到普遍身着防护服乘机的场景。可能是因为防护服买不到了?
图、严密的健康检查流程。在新的“鼓励与熔断”政策下,可以预见各家航司的登机前健康审查可能会更为严格。
候机等待与出发
图、安检后冷清的候机大厅。由于IAD主要承接华盛顿地区的国际航班,因此受疫情影响非常大。平时热闹的候机楼,如今看着却有几分凄凉。
图、晚点近两小时到达
图、廊桥登机前美国海关人员真的会再次抽检乘客的个人物品,包括查阅个人电子设备。
图、执飞本次航班的机组。对于这样一趟超长距离的包机航班,配备的机组也会更为庞大。今年4月,东航在同样使用777-300ER机型执飞伦敦-济南包机时,安排了包括4名机长、4名副驾驶和14名乘务员的机组。这次国航应该也是类似的人员配置。
图、漫长的15小时飞行即将开始
图、15小时后,深圳见!一点思考
在昨日美交通部命令发布后,一度以为今天的这趟包机将会是中美之间短期内最后的一班得以成行的航班。但在民航局出台国际航班计划调整通知后,看似剑拔弩张的态势有所缓解,中美的航空争议似乎看到很快即将解决的曙光。
在新国际客运航班调整后,每周实际航班量约为150班,实际增加50班;预计目前保持通航的23个国家44个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44班。预计恢复通航的阿尔及利亚、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卡塔尔、肯尼亚、卢旺达、马达加斯加、摩洛哥、墨西哥、瑞士、文莱、乌克兰、伊拉克、伊朗、越南等16个国家的20家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20个。
作为回应,路透社今日的消息透露,美国政府计划更改此前针对中国航司发布的“断航”命令。
这时候在这场中美交锋中,看到这样一架特别的载旗包机航班,其实能感到一项国家的政策文件与个体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今日,由于送机的缘故,发现很多学生早早地在上午10点就到达了机场,由此可见大家迫切的心情。
看见大家纷纷回国,自己也从来没像现在真实感受到:13000公里,深圳与华盛顿之间的距离原来是如此遥远。2020届的毕业生真的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