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我国有了强大的制造能力,我们才得以能向全球提供防疫物资,在民航业遭受重创的情况下,出现了意外的惊喜。
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民航业要比其他国家的民航业幸运得多,我们民航业也要感恩我们祖国有如此强大的制造能力,给了困境中的我们以增收减亏的机会。
展望全球民航业,如此一机难得,一舱难求的火爆情景,除了在我们中华大地上,还会有哪一国民航有如此的景象。
与此同时,我们民航还是大有希望的,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有制造,就有空运需求。
因此,只要我们的需求上来,我们民航就仍大有发展。
4、繁荣中有隐忧
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郑州新郑机场等几个大型货运机场出现了货运道路堵塞,货交不进库房、安检排满货、货站爆满、航班空飞等难得一见的景象。
但是仔细剖析,就会发现,现阶段的繁荣只能称为“虚假繁荣”。
货物太单一,90%以上是医疗物资,持续时间也不确定。
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制造业造成了重大创伤,传统的以高价值电子产品等为主的航空货运种类瞬间变成了以口罩、呼吸机等医疗物资为主。
一方面价值不可相提并论,另一方面,目前运输的这些物资都是临时性的,不可持续。
与此同时,大量客机运货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正如局方发言人所说。
在货运市场竞争中,与运营成熟的货运航空公司相比,客运航空公司开展“客改货”,短期内仍存在明显劣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基础条件差。运营成熟的货运航空公司有相对完善的市场服务网络、固定用户群体和长期合作伙伴,这是开展“客改货”的客运航空公司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
二是服务能力弱。长期以来,航空物流客户需要“门到门”的服务,运营成熟的货运航空公司可以整合其合作伙伴资源共同解决,而开展“客改货”的客运航空公司通常仅能支持从机场到机场,难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三是运营成本高。目前客机载货主要采取三种模式:纯腹舱载货、腹舱+客舱不拆座椅载货、腹舱+客舱拆座椅载货。
其中,载运量最大的“腹舱+客舱拆座椅载货”模式,仅相当于同类型全货机载运量的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同样执飞一班货运任务,客机载货的运营成本接近全货机的三倍。
当然,从航空货运市场近期的情况可以看出。
另一方面,我们的航空货运服务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大型货机少,机场货运服务能力不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加以改进。
与此同时,我们千万不能被短暂的繁荣所迷惑。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很大。
特朗普政府对我们的围追堵截仍远未停止。
民航之翼以为,后疫情时期,可能航空客运与货运当前所面临的状况也许要掉个个:
也许伴随着航空客运市场的复苏,航空货运市场将迎来异常艰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