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时间:2020-05-11 11:06来源:航空产业网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有人常拿Zoom一类电话会议系统流行的例子怀疑以后商业旅行的需求,个人认为这无需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我们看到刚刚过去的航空业的最黄金的十年,从2010年到2020年初,其实是在移动互联网促进下产生的。

  移动互联网本身就是强社交属性。其实在"在线强社交"属性下,航空旅行的需求不但没有衰减,而且在加速提高:这也很容易想象,人们在线上越是可以交流就越有见面的动力与欲望,数字化会产生很多新的场景和新的需求、新的增量,而不是消灭出行需求。


  亚太是主制造商空客的第一大市场

  个人相信这次复苏比以前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危机和9/11危机都要来得更快一些:因为航空此前的增长是良性的,只是被一场风暴所打断。而且航空旅行的需求刚性在持续提高。十几年前的2008年经济危机,航空业特别是航空制造相比90年代初海湾危机和2001年的9/11,影响要小得多,就是一个明证。

  如今广大亚太国家,收入已经迈入了可以进行航空旅行的门槛,航空业不再只是大西洋两岸的故事,需求场景被根本地改变了,不能以欧美需求的逻辑来理解整个航空市场的需求。

大家不妨想一想,以后会放弃乘飞机旅行吗?航空的需求已经从以前的高消费变成了生活必需品。

  我国航空产业未来依然光明

  第一季度国内航空公司均巨额亏损,这并不意外。但我们中国航空人,更不必看空自己的行业。我国的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融入国际产业链的程度都还是比较低的,我们人均年飞行次数不到0.5次,也远低于1万美金GDP国家的1次左右的水平,甚至低于越南( 参考:看世界 | 飞速发展的越南航空产业)。



  日夜追赶的中国航空人 ©航空工业西飞民机

  特别是我们的民用航空装备制造还是方兴未艾。中国的大飞机、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都正处在产业化发展的最关键几年,这中间有大量的机会。不夸张的说,全世界的航空制造商的眼睛都在盯着中国的需求,疫情不会改变我国举国之力发展自己的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的强大国家意志!

  我们如果能持续改进我们自己大飞机,未来在国际市场上也会有广阔的空间,这也是我们对航空产业很有信心的根本性的一个表现。

  做航空要以十年维度看问题

  实事求是的讲,这次疫情的冲击的确很大。人类历史上一共生产了4万架左右的干支线民机,现在竟有1.6万架停飞,航司的损失将达3000亿美金以上。近日,来自汉莎航空管理层的悲情公告,让业内人士都内心不安。确实,行业也许需要两三年才能恢复元气。

  其实聪明的管理层总会选择合适的时机释放悲观信号进行“预期管理”。这样V字恢复时候才会显得力挽狂澜。而往往这时,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

  做航空本来就是必须以十年维度来考虑问题,这次疫情也会淘汰一批短期看空产业的人,而且市场也会终究会给坚守者更大的褒奖。

  我们几乎所有的美好与浪漫、所有的国际商机都和航空紧紧绑定。疫情的巨大冲击也许会成为变革的契机,让这个重要的产业也能变成一门真正的“好生意”。


  费德勒代言NetJets ©NetJets官网

  而且,巴菲特也并未离场。伯克希尔仍然持有世界最大的航空锻铸件供应商PCC集团(参考:AERO100连载 | PCC集团)和世界最大的公务机公司NetJets(机队超过750架)。在将来情况更明朗的时候,巴菲特仍然可能再次重仓航空业股票。

  毕竟,比起喝碳酸饮料,航空出行的刚性更高。一天喝5罐可口可乐神清气爽,那么一年航空旅行几十次更是妙不可言。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观点 | 不必在意巴菲特看空航空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