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昌贤就此提议,目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探索性的努力:一是合力持续推动优化粤港澳地区空域资源。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随着航空流量不断增加,空域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粤港澳湾区航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机制、体制下,机场对空域的获取只能通过局方和有关方面实现。五大机场应共同推动局方和有关方面改善珠三角地区空域紧张的问题,共拓发展空间。二是共同推动交通互联,利用航线互补优势协同发展。五大机场共同努力,携手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统筹城市之间的综合交通的建设,加快建立五大机场间的互联互通、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实现航线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在全球中的份额,打造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场群。三是共同推动通关更便利、大湾区往来更顺畅。克服粤港澳三地体制的差异,简化通关手续,建设更多的通关口岸,增开绿色通道,创新服务,建立统一、高效、联动的机场之间的通关机制,加强机场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各机场的业务增长。
珠海机场耐心细致的问询服务,总能温暖旅客的心田。
深化珠港机场合作
“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13年来的成功运作,表明香港、珠海双方在民航方面的合作有着良好且深厚的基础。”丘昌贤扳着指头说道,珠港机场航线互补,是深化合作的市场依托;而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更利于充分发挥两地机场在资源运用上的协同效益。
客运方面,珠海机场可发挥其国内航点多、票价便宜的优势,复制“经深飞”模式,设计“经珠飞”将内地中转国际的旅客输送至香港机场,从而实現自身客源的有力补充;香港机场则可利用其国际枢纽优势,通过珠海机场将服务范围辐射至其目前航线网络没有覆盖的内地二、三线城市,客源腹地将更为厚实。货运方面,双方合作同样大有可为。香港机场货运量常年居世界第一,这其中货源大部分来自珠三角地区。拥有地缘和与香港机场合作优势的珠海机场,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发展机遇。珠海机场计划设立监管仓,争取获得香港民航处和保安局的认证和珠港两地机场安检互认,即“珠海打板装箱的货物,送到香港机场无需安检就可装机”,从而实现香港机场空运货站前移至珠海机场,为珠江西岸出口货物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我们分别在大桥珠海口岸和香港机场设立了城市候机楼,为往来两地机场的旅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旅客使用这一便捷通道。”丘昌贤信心满满地表示,待珠海机场监管仓投用和珠海市区至机场第二、第三通道建成,香港机场至珠海机场车程将缩短到60分钟~70分钟左右,届时,珠港机场的合作将更加得心应手,前景将更加广阔。
此外,在公务机方面,珠海机场可承接香港机场溢出的公务机业务,在大湾区中担当支持香港公务机业务的重要角色,为珠海机场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据国际民航组织预测,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航空旅客将达到3.87亿人次,是2018年该地区航空旅客流量的近两倍。”丘昌贤展望道,如此庞大的市场,将极大地促进包括航空运输在内的高端服务业的持续蓬勃发展,“尽管存在着空域紧张、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我们预测未来5年,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仍将以年平均9.7%增长,到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900万人次”。
丘昌贤表示,珠海机场将努力打造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安全底线牢、运行效率高、服务品质好、经济效益佳、发展后劲足”的重要干线机场,使之成为珠江口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十足的航空引擎,为大湾区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