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苏-30MKI的“国产化”就是这么实现的,尽管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核心部件完全由俄罗斯供应,印度境内的工厂只负责组装工作和一些无关紧要的零件的供应,但在印度眼里,这就是一款实现了国产化的战机。从这里也能看出中印两国对国产化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中国,只有掌握一款外国武器的核心技术才敢说完成了这款武器国产化,对印度而言,只要是印度组装的就行。
可以预见,印度所谓的国产五代机AMAC将大量采用外国技术,俄罗斯、美国都有可能成为AMAC的技术来源国。与此同时,AMAC研制计划的提出多多少少也影响了印度引进苏-57的计划。前些年,印度可是为苏-57的研制投入了大量资金(保守估计在50亿美元左右),是苏-57的重要外国股东,也是俄罗斯眼里主要的苏-57进口国。如今印度大谈五代机国产化,即便印度最终选择以俄罗斯的技术打造AMAC,俄罗斯从中获得的利益也将低于预期。
印度虽然无力独自研发五代机,但印度也不会彻底退出五代机的奋斗行列,哪怕是以外国技术为主、印度打打下手也是可以的,这有利于开拓印度航空业的视野,帮助印度航空业积累相关技术。
印度对当下高度依赖外国武器装备的现实十分不满,迫切地希望以国产武器替换进口武器。除了努力参与五代机研制外,印度空军还计划取消第二批次的“阵风”战机采购计划,代之以采购更多的国产“光辉”战机。
“阵风”是五代机之下最先进的战机之一,而“光辉”则是一款存在较多缺陷的战机,显然,印度空军此举是为了扶持国产战机。印度作为一个大国,当然有必要拥有强大的国产战机,但长期的武器进口已经把国产武器的生存空间挤压得所剩无几,现在才开始支持国产武器,印度的反应实在是过于迟缓了,巴达乌里亚上将的豪言壮志,注定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