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震惊中外,激动人心。“1962年9月,U-2飞机被我军首次击落后,敌人在飞机上加装了专门对付我制导雷达的电子预警设备。我雷达一开机,敌机就凭预警设备信号规避。”蔡永写道,面对新挑战,领导号召大家想办法,再击落一架U-2飞机。
时任南空司令员的聂凤智将这事交由蔡永负责,并安排给他两位助手。在汇集了历年来打U-2的资料摸清规律后,四个营在10月25日-30日,神速隐蔽地利用夜间到达预设阵地,连夜构筑工事,架设兵器,做好了战斗准备。参谋人员和技术专家们还提出近快战法建议,在8秒钟内我地空导弹部队完成从开机到发射的一套战斗动作。只有这样,敌机才可能来不及作出反应。
没想到,敌机来得这么快。“11月1日7时04分,我警戒雷达发现在台湾北部淡水附近大型飞机一架……7时44分,从温州进入大陆。13时40分,返航的U-2距离上饶500公里。14时,三营目标指示雷达发现目标。接着,四、一、二营目标指示雷达也先后发现目标。”蔡永在回忆录中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情形。
到了14时04分,蔡永发出命令:“各营立即做好射击准备。”14时11分,当敌机距上饶105公里时,他正式向部队下达作战命令:“二营负责消灭敌机,开天线距离压缩到37公里内。其他各营做好开天线佯动和射击准备。”
敌机距离70公里时,蔡永下达了射击命令:“前置法,导弹三发,28公里消灭敌机。”在敌机到达34公里距离时,我军连续发射三发导弹。三发拖着长长火焰的导弹,像三条巨龙直冲云霄。14时18分,在距二营阵地26公里位置上,第二发导弹击中目标。14时25分,敌机残骸散落在上饶东北广丰县东山乡东光村万罗山西南方。敌机飞行员叶常棣被抛出座舱,自动开伞,飘落约40秒钟,降落在距飞机残骸约2公里的大树上,当即被民兵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