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15日,58轰炸联队最后一次从新津、广汉等机场起飞,执行了对日本在台湾的军事目标进行轰炸的任务后,于2月离开中国。至此,作为B-29的前方基地,广汉、新津等机场也完成了早前被赋予的使命。
蓝天逐梦,大批飞行人才从这里“起飞”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广汉机场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变。
1951年,这里培训出了新中国第一批战斗机女飞行员,在次年的国际劳动妇女节上编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接受中央领导的检阅;1956年5月,空军飞行员潘国定从这里起飞,飞越海拔7300米的“世界屋脊”唐古拉山抵达拉萨当雄机场,标志着“空中禁区”的作古和北京至拉萨航线的试航成功,在新中国的民航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6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人民空军把新津、广汉、彭山、凤凰山和遂宁机场,移交给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专门用于培养民航飞行员。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因建设发展需要,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总部迁至广汉。经过混凝土加厚、跑道延长以及一系列现代化改造后,如今的广汉机场已成为能够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机的4C级机场,也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的训练机场,还是成都双流航空港的备用机场。
广汉机场,历经沧桑与变迁,为抗战的胜利和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航展在广汉的举办,广汉机场以及所在的这座城市,将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