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撞飞机主要在飞机起降时,并都集中在风挡、发动机、机头机翼前缘等部位。其中发动机、风挡的撞击概率最大,据统计,45%的鸟撞发生在发动机上,42%的鸟撞发生在机头风挡和座舱上,其余是机身尾翼机翼和起落架,而这些部位又是飞机比较薄弱和要害之处,因而被鸟撞后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
对于飞机来说,鸟群撞击影响最大的部位大概就是飞机引擎了。据统计,在每500次的鸟撞击事故中,发动机损坏的事故就接近100次。如果是螺旋桨飞机的话,往往会因为鸟群撞击而导致螺旋桨变形,最终失去动力。而对喷气式飞机来说,飞鸟常常会被吸入引擎,将涡轮引擎扇叶打的变形,或者卡住引擎,使引擎停机甚至起火。
通常在发动机设计上就有防止鸟撞的针对性措施,包括在发动机的试验阶段,就已经进行了系统性的发动机吞鸟试验,以此考核发动机撞鸟后的结构完整性。
飞机撞鸟对于座舱盖的威胁极大。所以飞机都需要在地面进行鸟撞试验。例如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 25部)中,就明确要求对飞机的鸟撞安全性进行验证,飞机上天前必须证明其具有抵抗一定规格飞鸟撞击的能力。通过试验证明战机的机头、机翼具有承受1.8kg鸟撞击的能力,尾翼具有承受3.6kg鸟撞击的能力。
鸟撞试验通常使用压缩空气炮来模拟,就是一门用空气做动力的大炮,利用压缩空气驱动做成炮弹状的鸟(简称“鸟弹”),沿着炮管加速至要求的速度后撞击飞机结构。空气炮的口径为130毫米,可发射重量1.8公斤的鸟弹。过去的空气炮鸟撞试验发射真正的家禽,不过这会造成现场血污一片,后期处理困难。现在科研人员已经创新开发出了“人工鸟”,采用明胶混合物制成,可以很好地模拟鸟体。试验中一般会按重量分类,比如我国的,分为2公斤以上的“大鸟”、1公斤左右的“中鸟”、50-100克的“小鸟”三类。只有通过了鸟撞试验,战斗机才能接着进行试飞任务。
例如美国F-22隐形战斗机的座舱盖,可以承受1.8公斤异物(飞鸟)以650公里/小时速度的撞击。中国空军也高度重视战斗机的鸟撞问题,甚至规定第四代战机在以海平面最大巡航速度速度(通常为900公里/小时)飞行时,如果被一个1.8公斤质量的飞鸟撞击,机身复合材料的表面应不出现大于2.5毫米的凹坑,金属材料要求1400公里时速鸟撞不被击穿,这对于全机金属/复合材料和舱盖材料强度的要求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