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郭永怀和妻子看了半个小时就离开了
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乒乓球为国家争光了
他相信原子弹会争更大的光
想到这些
他只想回去工作
他不仅自己埋头走
也使劲拉着年轻人往前走
他想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开设一门边界理论课程
便放弃休假
经过数月的昼夜奋战
终于编制出了《边界层理论讲义》
这本书在后来造福了无数力学者
1962年
郭永怀和从事核研究的伙伴们
陆续迁往青海核试验基地
郭永怀明白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他睡在钢丝床上
从来不铺褥子
他说这样自己一翻身就疼醒了
不至于让自己睡得太久
3800米海拔的试验基地
黄沙漫天寸草不生
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
喝碱水,住帐篷
风餐露宿
50多岁的郭永怀
与科学家们一起奋战在高原上
图:郭永怀(右一)在实验基地查看爆炸实验成果
他两鬓开始斑白
一天比一天苍老
原子弹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就是爆轰物理实验
为了得到满意的爆炸模型
郭永怀带领队员反复试验
终于得到了两套引爆方案
艰难地二选一后
终于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确定了最佳方案
之后也应用在了
整个第一代核武器的研究过程中
图:郭永怀(左三)在试验现场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当蘑菇云升起全场都在欢腾庆祝的时候
郭永怀却晕倒在了试验现场
他实在是太累了
第一次核爆试验成功后
终于有机会回趟家了
但没几天
郭永怀又收拾东西出门了
只是李佩怎么也想不到
这一别
竟成了永别
1968年10月3日
郭永怀告别妻子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飞机坠毁前10秒,他把中国的“核导弹”藏在了怀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