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机旅游持续火热,背后风险不小
有了直飞网络线就少不了国际旅游产品,国际航线的火爆催生了直接一系列相关业务。近年来,随着新目的地不断涌现,旅行社包机业务逐渐兴起,包机游产品持续火热,与普通航班相比,包机游有省钱省时的优势,包机直飞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每个假日节点的最热抢手货。
各大旅行社抓住商机,纷纷响应航空公司,合作推出包机旅游项目。2018年1月,中青旅遨游网携手突尼斯旅游局开启首次包机,之后中青旅遨游网分别又在11月22日、11月27日开启北非、斐济春节包机项目。可以说,包机旅游业务正在持续火爆。
虽然包机旅游市场近年来发展快速,但是需要旅行社冷静的是,包机游同时也面临着很高的风险。
在某些旅行社高层看来,国内大部分航空公司运价相当高,旅行社在开通包机之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这样的运营方式直接击退了大批中小旅行社,此外,项目成功运营后,一旦上座率得不到保障,旅行社就要承担全部风险。因此,很多旅行社在没有经过周密调研之前,绝不会盲目开通包机业务。其次,面对包机商的价格控制,旅行社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正因如此天然不利的市场环境,有些旅行社在开通包机业务后,见得不到良好收益提前退出的例子也有很多。
目前来看,包机游市场已经到了“瓶颈期”,竞争在加剧,库存过剩、价格走低的市场现状仍在持续。据报道,以北京往返巴厘岛的包机产品为例,机票+酒店+领队的成本大概在2800元左右,但价格跳水最狠的时候,直降到1999元,其中还包括500元的同业返利。
面对这种情况,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市场的问题”——有公司看到竞争对手在布局包机项目挣了钱就盲目跟进,但是忽视了市场供需,供应超过需求后,市场面临的只是被透支的命运。如2018年世界杯的举办地俄罗斯,很多业者在加大投入,但是过度的竞争带来的只是本地资源价格上涨,包机游项目本身的价格持续走低,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部分游客看到哪个航班的价格更具吸引力就会向哪家“倾倒”,旅行社之间的竞争逐渐走向恶性循环。
为了应对当前的包机市场, 部分包机和地接于一体的公司正逐渐减少班次密集的出发地航班,将压力分散至二线城市,减少竞争压力,如2018年8月下旬起国航就暂停了北京-布里斯班的航线。另外,和旅行社多合作推出新颖的系列产品也不失一种好的方法。
2018年就快过去,时值2019年的春节长假之期,民航市场也将迎来新一波的国内、国际出国热。在群雄争锋的民航市场,面对庞大的竞争对手,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众多旅游产品中吸引到更多客户,是新一年航企和旅行社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