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利因素
(一)民航业发展高度依赖外国飞机和相关技术装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民用飞机尤其是客机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但民航业发展高度依赖外国飞机和相关技术装备。例如在2016年,中国补充民用客机1,591架,总价值750亿美元,年购机费高达38亿美元。高度依赖进口,不仅大大加大了民航业运营和发展的成本,加大了民航业发展的脆弱性,还严重制约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二)国内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难以应付国内外竞争日益严峻的压力
在国内航线,我国航空公司遇到铁路、公路的激烈竞争。铁路调图提速,现代化高速公路逐步形成网络,交通运输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几年公路争铁路,铁路争民航的局面基本形成。省际高速公路,两次火车提速,夕发朝至特快列车为人们的出行,从价格到时间上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较比民航而言,长途大巴,夕发朝至高速列车的价格低廉,相对省时,使民航的优势相对减弱。铁老大针对市场展开了“天上飞,地上跑,出行还是火车好”的宣传攻势,学生专列、旅游专列、假日专列应运而生,部分客源被铁路分流,这对民航客运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三)过度竞争与垄断并存,严重制约民航业健康发展
经过十多年来的改革,目前民航业的竞争已经十分充分,甚至出现了过度竞争。我国民航业企业规模小、过于分散,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倾斜下,国家航空公司面临无序竞争的局面,国内航空公司自相残杀。价格不计血本的竞争使整个民航业陷入全行业危机的困境中。在过度竞争的同时,民航业目前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垄断。一是地方保护下的区域市场垄断。据有的航空公司反映,云南航空公司、新疆航空公司等地方航空公司政企不分,不允许其他航空公司进入当地市场。地方航空公司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海南航空公司也是一个典型。二是凭借行政权力,形成系统性垄断。民航系统的航空油料、结算、计算机订票等是凭借民航总局的行政权力保持垄断地位,提供的服务质次价高,严重制约了民航业健康发展。
民航运输总周转量预测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2018-2022年中国民用航空业的预测分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