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公司 >

时间:2018-05-01 20:55来源:新华网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海航梦起飞的地方:海口市海府路105号

航空公司是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的行业。海南省当时年财政收入不到7亿元,而买一架波音干线飞机就要3亿多元。很多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说梦话。

就是要为海南人民筑梦,而且是无负改革开放时代的新梦。“1991年5月,我们提出了两个至今仍在施行的发展战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董事长王健说,第一是海航要成为一家国际化航空公司,第二是依靠市场机制,利用证券市场和股票发行来解决资本需求,推动产融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企业管理。

为了引进大飞机,王健挂帅“波音737运营”领导小组组长。精诚所致、金石为开。1991年7月,原民航总局、原国家计委先后批准海航引进4架波音737飞机。

1993年4月,作为海南人民拥有的第一架飞机,波音737-300飞机抵达大英山机场,并于5月2日完成海口-北京首航,实现当年运营、当年盈利。

 

1993年5月2日,海航海口-北京航班首飞典礼

改革是时代的主题,创新是发展的密钥。这一群筑梦人,以创新为天梯,矢志不渝,使海航创业的每一步都成为对创新一词的注脚。

没有同类航空企业的资金充沛,就要向制度创新要出路。海航大胆进行内联股份制尝试、规范化股份制尝试与改造。1992年10月,中国民航第一家规范化股份制企业——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募集股本金2.5亿元人民币,海航再度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说起在海南创业,就不能回避楼市泡沫的洗礼。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过热导致海南楼市崩盘,银行业萧条。刚刚起步的海航面临巨大挑战。银根紧缩,市场低迷,通过融资实现跨越发展之路,一时迷雾重重,海航该往何处去?

创业者第一次将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华尔街,形成“募集外资股,利用国际资本,发展运输事业”的大胆思路。

开放出机遇,时势造英雄。1994年,中国民航局、原外经贸部宣布有条件地允许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

改革开放大潮中,海航再次成为第一个出海者。陈峰、王健多次出入华尔街。他们住小旅馆,在街头啃汉堡,在异国他乡开始一场与国际资本大鳄的对话。

艰苦卓绝的谈判,换来真金白银的收获。1995年,成功募集资金2500万美元。海航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

对一家企业的重要考验,就是经济周期的山重水复。1996年本轮紧缩政策刚刚结束,1997年金融风暴就席卷东南亚。市场需求急剧下滑,中国民航业发展受挫。资本市场波动、航材价格攀升、美元债务成本走高,年轻的海航举步维艰。

在全行业面临衰退之时,中国民航局提出对航空企业进行大规模重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宿命论一度甚嚣尘上。

此时的海航,市场占有率不足2%,随时都可能被兼并。不能按部就班,必须弯道超车。船大不怕风浪急,海航迅速提出“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确定多元化发展方向。2000年元旦,海航组建海航集团,向机场、旅游、航空租赁等相关上下游行业拓展,并迅速以“出岛战略”完成一系列横向重组:并购长安航、新华航等,重组美兰机场,成立西部航空,在获得航线资源同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国际上,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欧美经济遭受剧烈冲击。在国内迅速壮大的海航,敏锐地把握全球行业重组机遇,从2010年开始启动一系列并购,涉及航空租赁、飞机维修、集装箱租赁、旅行社、酒店等。一系列大规模收购并购,迅速增强了海航的发展实力。

“通过大手笔海外并购,海航做大了。从做大走向做强,如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对海航人,这是新时代的问卷。”王健说。

健体魄强主业:迎接高质量发展新挑战

改革永远在路上。进入新时代的海航,虽然已是世界级企业集团,但海航人始终保持了一份清醒:世界经济及航空业深度调整远没有结束,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航空业,必须直面新挑战,要有所必为,有所不为。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海航创业记:深耕改革热土 翱翔辽阔蓝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