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航司市场份额及历年变化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研报
通过专业化平台运作,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标的细节后认为,盘活和优化重组包内的资产,可以进一步发挥重组包内资产的规模和协同效用,实现上市公司平台的价值递增。对于海航控股这类运营状态良好的航空领域的实体经济,重组可谓锦上添花,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帮助企业市值再上一个台阶。
供给侧改革持续 航空价值链的重塑
2018年的“两会”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翻开李克强总理所做的2017政府工作报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是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他提出的观点鲜明:“”新动力、新产能不断崛起,正在重构我国经济发展的格局,深刻改变着我国生产生活方式。”
图注:海航控股功夫熊猫彩绘飞机
民用航空是国民经济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产业。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看,民用航空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部门多的特点,同时涵盖资本密集、知识密集、劳动密集等类型的部门,包含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与贸易等部门。此外,民用航空业还具有突出的区域经济特征,对国家的经济地理布局有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民用航空业,对于改善我国经济的供给结构、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城乡就业规模、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等,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海南省交通运输类旗舰企业,海航控股在“一带一路”发展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积极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充分把握关键通道、重要节点的战略机遇,积极开辟直航国际航线,打破地理上的障碍,构建通达世界的航线网络。这些年来,海航控股在国际化方面走出的每一步,既是应市场需求而布局,更与国家政策高度匹配;服务国家战略,也受益于国家战略。
回到国内市场,地方政府对于发展航空业的热情多年未变,近期在投资驱动之下,热情更是有增未减。本次重组标的的桂林航空及西部航空的背景,多有地方国资的支撑,背后的逻辑在于地方政府会更多地考虑地方航空公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如果盈利当然有好处,即便不盈利,开辟更多的航线对地方经济亦有促进作用,它的“溢出效应”、衍生效应是地方政府看重的。近期,海航控股旗下两家控股航空公司先后获得地方国资增资支持,备受关注。
图注:天津航空飞机和乌鲁木齐航空飞机
2月13日,天津航空与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增资框架协议,后者原本已是天津航空股东,原持股比例占4.18%。增资框架协议的签署,天津保税区计划出资4亿元人民币对天津航空进行增资,不改变原海航控股的控股地位。3月8日,乌鲁木齐航空与乌鲁木齐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增资框架协议,后者计划分一次或多次对前者增资不低于4.5亿元人民币,不改变原海航控股的控股地位。后者原本已是乌鲁木齐航空股东,原认缴出资比例为30%,现已实缴13.68%。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海航控股旗下分公司近期两起与地方国资背景企业的增资合作来看,预计海航控股和这类带有地方政府背景性质的合作企业,未来一年内会陆续有类似消息出来,其中的利好不言而喻。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曾对海航控股的发展模式和并购重组有过深入研究,他认为“在经济向好的情况下,需要并购提升盈利;在经济走向低迷的情况下,也需要通过并购来增加盈利空间。”
图注:海航控股空乘人员
海航控股自1月10日起停牌,停牌前一天收盘价为3.25元/股。截止2018年3月8日,市值数据显示,海航控股流通市值为534.17亿元,位居全国航空业第五名,距第四名上海机场的流通市值相差6亿元左右,只差一步之遥,与第三名东方航空的流通市值也只有200亿元的差距。通过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海航控股无疑在打造新的航空旅游生态圈,向航空主业上游的维修、飞行训练,以及下游酒店等行业延伸,借助海南建设旅游岛战略,自主解决航空前端部分生产问题,并为旅客提供航空后端一站式服务,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可以预见,若此次重组成功,海航控股或将实现质的飞跃,资本市场将拭目以待。来源:跨境并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