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6 12:12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图:海关处排队对许多人来说是场噩梦,无缝乘客流或将使这种队列成为历史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应包括遵从隐私法规的要求;而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也应受到严格的法规保护。
要使数据受到严格保护并让无关方无法接触到,需要将在设计之初就严格保护隐私的原则(Privacy by Design)作为基本的初始原则。比如,机场管理方参与了信任框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机场无权得知乘客的全部护照数据和生物识别符,而只能在特定情况下知道乘客的登机牌信息或特殊要求。
对于数据分析合作来说,根据需求和许可获取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其它技术标准必须遵守国际民航组织(ICAO)电子护照标准以及各政府的标准,以便实现电子身份在边境控制流程中应有的作用。
法律规则
每个机场生态系统都必须遵守所在国的隐私法律,但不同国家地区的法规差异可能会使流程复杂化或出现漏洞。为避免这一问题,并确保乘客和利益相关方的隐私权,应设立清晰且无异议的隐私法规遵从规则。
另外,现有的一些流程也无法在一夜之间完全改变,比如边境控制或值机处的法律责任。这些流程中仍需验证乘客的护照和旅行文件,匹配乘客的生物识别符。而与其相关的法规在未来也应被遵循。
在系统设计之初就把隐私考虑在内的原则能确保乘客隐私得到最高程度的保护,其出发点在于让所有相关方只拥有在各自流程中得知乘客相应信息权限。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欧盟数据保护总规则》将于2018年5月25日生效。这一新规将适用于欧洲所有的航空公司且在欧洲之外也具有法律效力。这一新规设定了目前隐私保护和乘客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的最高标准。遵守这一新规将有助于增加乘客对系统的信任,并进一步增加乘客参与构建无缝乘客流的意愿。
管理
技术标准、法律规则都需要为各方同意并得到执行,因此,要实现信任框架的运行就需要存在某种形式的管理。这看上去很难,但实际上每个机场系统都拥有自己的管理形式以实现机场内部乘客流的畅通无阻,这对建立不同机场生态系统间的管理也将起到类似作用。
还有一种更好的设想,那就是基于各种规章和标准在框架内设置一个质量标准标签(或控制标签)。举个例子,如果机场想拥有“乘客数字身份”质量标签并加入信任框架,那么就必须遵守质量标签的所有规则才能得到标签认证。
而且所有规章都必须透明,这是品质标签获得各方信任的基础。要获得并保持认证,参与者还必须接受自行检查以及同行评审的规定。
建立这样的信任框架和流程链并不需要花很长时间,当前的科技和法律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系统的安全实施。但这需要机场、航空公司和政府等都理解乘客对未来旅行的需求并着力建立更高层次的公私合作,更重要的是,同时还要理解这对所有参与方都能带来益处。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IATA:单一身份识别符可实现未来“无缝”跨境旅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