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9 21:43来源:云之翼 作者:中国航空
22日,民航局局长胡逸洲做出指示:“积极修好飞机,先飞至空军马回岭机场,然后返回乌鲁木齐”。
29日,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副局长 任继德,总工程师 谌寿松等前往北京汇报。
八月份:
8月1日,民航局领导听取了汇报,并做出几点指示
第一,要带起落架模拟试飞,要模拟双发失效的情况。
第二,试飞用什么重心到时候就用什么重心。
第三,飞机起飞,关键在机务准备,准备好后再汇报一次,然后再定。
随后,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新疆航空公司紧急动员,各有关部门积极进行出发准备,第二批赴九江现场工作组组成,与此同时,王祥春机组在乌鲁木齐机场组织了以“十里堡”为背景的模拟飞行,,并根据试飞数据制定了详细的飞行计划。
6日,召开工作组动员大会,“2603号抢修组肩负着新疆航空公司全体职工的希望,你们的责任很大!”
11日,维修人员陆续抵达九江,在一切靠人力的情况下,两天内完成了前起落架系统的更换,并拆除了座椅以及不需要且可以拆除的设备。
19日,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上报《关于2603号飞离十里堡机场和从马回岭机场调机方案》的请示,飞行大队长王祥春,安监处副处长刘清华奉召入京汇报飞行预案。
24日,请示获批准,同日,王祥春机组抵达九江,并在方案中提出2603号只加够最小油量,并将机组人数减少到最小限度。
28日 ,2603修复成功完成,民航局工程司,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图波列夫设计局,新航维修厂,飞行大队等部门在九江南湖宾馆召开最后审议转场方案技术问题,苏联专家组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因为“我们只认为前起落架是好的,谁认为其他部位是好的谁就是傻瓜,所以我们不能表态”,这时,新疆航空公司总工程师说到:“我认为,2603号可以起飞,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并负责,因为我们是建立在科学的判断之上”。
随后,民航局工程司官员将“技术鉴定书”放在他面前,谌总工郑重的毫不犹豫的签了字,这一次,工程司的官员一反常态,没有要复印件而是直接带走了原件,与会代表百感交集,尽在不言之中
9月8日 ,2603号客机将在“王祥春机组”的驾驶下从一条只有1250米的土质跑道上起飞转场,这天苏联专家没有来,因为他们不愿亲眼目睹中国同行们美好愿望的破灭。此时,为应对特殊情况的各种车辆整齐的停放在规定位置,机务人员准备好了飞机,机组检查后,在数千人的目送下登机。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新疆航空公司停止了办公,人们在静侯区调传来的信息。
9时46分,机组报告:“2603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指挥台:“有一点顺风,请等一下”;
9时49分,机组再次请求,
指挥台回复:“请再稍等...”;
9时51分,机组第三次请求起飞,
指挥台:“2603可以起飞,风向不定,1米/秒至2米/秒,温度27摄氏度”,
机组随即将三台发动机功率加到最大,松刹车,飞机在土跑道上像在风浪中的小船一样,颠簸跳跃着奔向尽头,瞬间,飞机在滑跑740米后离开地面,展翅飞向蓝天,收起落架,保持有利速度,迅速超障,完成了整个起飞动作。
“2603,9时52分,起飞成功,向全体人员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