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机务维修 >

时间:2017-11-03 11:05来源:航空维修与工程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4.2 持续适航维修系统监察员


随着国内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运输机队每年增长迅速,同时促进通航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也使通航机队数量快速增长,致使维修行业监察员人员数量不足的矛盾越发突显,但受机构人员编制的限制,监察员人员数量的增长速度要远落后于国内机队的增长速度。民航局、7个地区管理局及其所辖40个监管局的持续适航监察员的总数为238人,较2015年净减少1人。由于各地区管理局所承担的监管工作量不同,各地区监察员人数也存在很大差异,华东和中南地区监察员人数最多,其次是华北(如图11所示)。

 

5 总结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行业在“一二三三四”的总体工作思路指引下,坚持安全第一,稳中求进,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62.5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0%。民航维修业在随着整个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持续适航规章体系

持续适航规章的目的是为了管理航空飞行运行过程中的维修活动,保证航空器运行安全。规章是持续适航监察员在日常航空器运行监察过程中使用的重要依据,持续适航规章体系发展到目前已较完善,但随着行业新技术、新运营模式的持续发展,不断出现新情况。为适应这一情况的变化,2016年民航局飞标司陆续修订发布了《维修系统培训大纲》(AC-135/121-56R1)、《合格的航材》(AC-121-58R2)、《质量管理系统》(AC-121-64R1)和《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申请指南》(AC-66-01R1)等咨询通告,以指导航空运营人如何符合持续适航法规要求。


(2) 通航维修保障体系

近几年通航领域相关政策的放宽促进了通航业的迅速发展,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但目前国内大多数通航企业面临机队规模小、机型多样、作业地点分散等问题,还有通航维修人才负增长,专业人员稀缺,同时通航维修规章少,专门针对通用航空维修工作中的民航法规缺乏,不符合通航维修自身特点,未来通航企业的维修业务向较大型维修单位集中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通航企业的维修工程托管也是未来通航业发展的新方向。为此,民航局飞标司在2016年颁发《CCAR-91部航空器运营人和所有权人实施维修管理工作外委的相关要求》和《CCAR-91部维修管理要求以及等效性符合方法说明》两份文件意见征求稿,进行行业内征求意见,目的是能够为通航企业的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3)民航大数据技术应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科技创新为民航业内各方带来了一定机遇和挑战。新一代飞机上产生的大量数据正在促使维修方式从“基于诊断的计划性维修”向“基于数理统计的预测性维修”缓慢转变,同时也为航空公司数据存储、管理和应用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大数据的体量和预测能力能够极大地帮助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更好地预测、规划和配置飞机资产,提高飞机运行可靠性,大幅降低维修成本。对局方而言,目前在使用的飞行标准监督管理系统(FSOP)通过标准化的监察过程收集航空运行监察数据,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使局方可以监控运行安全,并在第一时间发现航空公司乃至全行业的潜在风险,实现关口前移和前瞻预测。但上述大数据分析的前提是基于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为此,民航局飞标司在2016年颁发咨询通告《电子签名、电子记录存档系统和电子手册系统的接受与使用》征求意见稿,为在民航维修领域中如何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记录存档系统和电子手册系统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及行业发展报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