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机场空港 >

时间:2014-10-29 13:01来源:中国航空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照有关规定,目视间隔小于传统的程序间隔和雷达间隔。飞行员在目视进近中,能更准确地与其他飞机保持被管制单位允许的最小目视间隔,就有利于增加终端区容量,最终增加机场跑道容量。通俗地理解,在一条长度达1000公里的道路上,每辆车之间的间隔越小,那么,路上能容纳的车辆数量就越多。目视进近就是赋予飞行员一定的权力,让飞行员在一定限度内,根据实际运行条件,自行决定与其他飞机的间隔,从而有利于缩小正在进近的飞机之间的间隔。

    “实际运行情况证明,当赋予飞行员这种自主决定的权力后,建立接近或者等于空管部门规定的最小间隔的飞行间隔是可能的。”有国外空管专家如此说。

    美国旧金山机场在实施目视进近后,效果明显。旧金山机场在实施仪表进近时,到场容量为每小时30架次。而实施目视进近后,机场的到场容量增加到每小时60架次。

    目视进近能提高管制指挥的灵活性,从而减少航班延误。在目视进近的条件下,由于飞机不必按照仪表进近的整个程序进行,管制员可以根据实际飞行条件和调配需要,灵活改变飞机进场着陆次序,从而减少十分宝贵的进场空间浪费,提高进场效率,减少航班延误。

    目视进近能强化飞行员的主动意识。目视进近通过间隔委托的形式,将保持间隔的责任授权给飞行员。飞行员有了主动权,能更好地作出决策。管制员由于不需要监控飞机间隔,减少了通话量,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分析整体形势,作出更高效的管制决定。

    此外,在实际指挥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飞机追赶等情况。在传统仪表进近的情况下,一旦出现间隔小于仪表间隔,复飞和终止进近在所难免。而如果是在目视进近的情况下,则可以继续进近,提高航班运行效益。

     目视进近小常识

    1.目视进近有要求

    实施目视进近需要逐鹿当着陆机场报告的气象条件满足下列标准时,管制员可以通过雷达引导航空器进行目视进近:机场的云底高大于最低雷达引导高度(MVA) 150 米以上;机场能见度大于 5 公里。

    2.管飞双方均可以发起建议

    在气象条件满足的前提下,管制员和飞行员都可以发起目视进近的建议。管制员会向符合条件的航空器提出实施目视进近的建议,要求飞行员目视跟进落地的前机,目视着陆跑道。符合条件的航空器飞行员也可在气象条件允许时主动提出实施目视进近的建议。

    3.职责有界定 责任有转换

    在发布独立目视进近许可前,由管制员为飞机配备间隔。在发布目视进近许可后,如果飞行员报告管制员,看到并尾随前机进行目视进近,那么该飞机与前机的间隔由飞行员掌握;如果飞行员报告只看到着陆跑道而没有看到前机,那么,该飞机与前后飞机的间隔由管制员配备。当飞行员接受了目视进近许可,该飞机与障碍物之间的间隔由机组负责。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首都国际机场率先实施机场多跑道目视进近方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