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减少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碳排放,提高效率,最有效的途径,不是分别对各类交通运输方式设置繁冗的管制措施,而是优化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布局,大力发展运输能力强、排放低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方式,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交通体系的能源效率。从全社会而言,应该加速发展无碳排放的水电和新一代核能技术,减少燃烧化石能源的火电站,并奉行节俭生活方式,减少能源需求。如果欧盟做到了这一些,即使该组织开征各类碳关税有违反国际法之嫌,却至少显得言行一致。
然而,世人并没有看到欧洲人切实加大力度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方式,而是力图继续不付代价、少付代价享受私家车和航空出行方式的便利;看到的不是欧洲人身体力行地奉行节俭生活方式,而是即使冒着国家破产的风险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看到的是欧洲人在“环保”的名义下反核电、反坝、反对在本社区/地区附近建设火电厂……再考虑到欧盟对空中客车公司生产和出口的大力扶植,上述做法不能不令人倍感其虚伪。既不愿意减少最终能源消费,又要反对几乎一切目前可用的能源形式,这样的要求根本就无法同时满足,除了满足某些欧盟人士、压力团体出风头的欲望和社会虚妄的“正义感”之外,不具备任何现实性。欧盟政治决策机制无法摆平、协调上述相互冲突的要求,而是被内部压力团体脱离现实的主张绑架,把压力转嫁到欧盟之外,诉诸不公正的税收手段和各类贸易壁垒,这不能不让人深感这个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了政治协调能力。
不错,依靠先辈遗留下来的丰厚家底,依靠在现行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的优越地位,欧盟还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强行实施其不公正、甚至有侵犯他国主权和劫掠别国之嫌的航空碳税等形形色色的经贸壁垒,问题是这些不公正的做法难道就不会最终伤及欧盟自身的副作用吗?我们已经看到,航空碳税正在引发大面积的国际经贸争端,国际航空市场秩序可能会因此而陷入混乱。须知明确反对欧盟此举的并不是一些只能对欧盟不公平做法逆来顺受的蕞尔小国,而是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在内的20多个国家,而仅仅中美俄印四大国就占了全世界一半人口和一大半的经济实力。即使不考虑这些,即使不考虑欧盟此举可能会抑制流向欧洲的客流,过多的管制必然会加大欧盟已经过高的商业成本和行政成本,刺激企业为躲避繁冗的管制条例和花样翻新的税费而逃离欧洲。而随着欧洲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所占份额下降,它将日益无力强行对外转嫁压力。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评论】欧盟强推“航空碳税”既虚伪又不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