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动力不足
2010年3月,国资委曾公开表示央企下属控股或参股的房地产公司,要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有序退出。但业内人士表示,航空央企“退房”仍面临许多障碍,比如航空央企涉足房地产业时间较长,普遍在6年以上。而相较于投资周期长、利润率较低的航空主业,地产业回报周期相对较短,利润也较为丰厚。
“三大航难以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根本原因是其拥有的土地资源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盈利能力之间的矛盾。”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三大航在重点城市的土地拥有量来看,平均而言,土地资源至少可满足企业在未来3-5年的开发使用,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营利润,因此企业对退出房地产业务缺乏主动性。
他同时指出,由于航企对房地产项目的资产统计在财务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也对剥离房地产业务造成一定困扰。“但这并非重要因素,应该可以比较快地找到解决途径。”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见放松,航空央企退房的步伐是否会提速。韩长吉认为,由于刚性需求的支持,未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虽受到调控,但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不会改变,只会在利润率方面出现一定波动,但不会由此没落。“虽然三大航退出房地产行业是最终趋势,但由于利益关联较大,其退出步伐依旧与政策的紧迫性有关。”他说道。